AI导读:

多家商业银行阶段性下调信用卡现金分期年化利率,以优惠吸引客户。但优惠并非普惠,针对不同客群设置不同利率。同时,零售领域尤其是信用卡不良风险引发市场关注,银行业正积极调整信用卡业务以改善资产增长基本面。

  银行间的利率竞争并未消失,而是转移了阵地。4月初,多数银行响应总部要求,上调信用消费贷款年化利率至不低于3%,叫停了持续已久的消费贷价格战。然而,仅一个月后,另一种形式的“暗战”悄然打响。市场消息显示,多家商业银行阶段性下调了信用卡现金分期的年化利率,以“最低优惠”字眼吸引客户。

  现金分期(又称“取现分期”)是指持卡人将信用卡中的可用额度转换为现金,并转账至指定借记卡,随后按约定分期偿还本金及手续费的业务。无需抵押或担保,但资金用途需限定于消费领域,如装修、购车等,禁止用于投资或非法活动。通常,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的年化利率较高,普遍在10%以上。但近期,多家银行推出限时优惠,将部分期数的现金分期利率调整至3%至4%左右,更有银行低至“2”字头,紧追消费贷利率优惠。

  以招商银行“e招贷”为例,该行近期针对一年及以上的现金分期给出“限时1.7折”利息优惠,优惠后12期分期还款年化利率可低至2.76%,24期分期还款年化利率低至2.79%。中信银行信用卡APP同样推出“限时1.9折”优惠,针对部分一年以上的现金分期客户,12期年化利率低至3.09%,24期最低可至3.19%。此外,部分城商行也加入现金分期营销行列。

  贵州银行针对特定持卡用户推出现金分期活动,年化利率优惠至4.31%至4.77%。业内人士指出,这是银行“以价换量”的促销手段,通过降低年化利率或手续费吸引客户,扩大业务规模。现金分期业务是信用卡业务中盈利空间较大的部分,在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阶段性下调该业务利率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增加收入。

  然而,优惠并非“普惠”。并非所有用户都能获得如李先生般的1.7折优惠。另一招行信用卡持卡人表示,其申请“e招贷”时显示折扣为6折,24期年化利率为9.86%。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针对不同客群设置不同活动利率的做法较为普遍,优质客户群体往往能获得更优惠的利率。

  银行现金分期业务主要增加手续费收入,短期内业务量的增长可能带来整体收入的增加,同时提升信用卡客户活跃度与黏性。但需注意,现金分期业务在信用卡业务中的比重较小,银行需坚持科学理性的发展态度,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匹配差异化风险管控措施。

  此前,上市银行密集召开2024年度业绩会,零售领域尤其是信用卡不良风险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14家公布信用卡不良率的上市银行中,仅3家同比下降,其余10家均有所抬头。其中,常熟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增至4.14%,重庆银行增至3.04%。银行业正从风险模型、客群、渠道等多方面调整信用卡业务,以改善资产增长基本面。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