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人银行取款途中去世,银行服务流程引发质疑
AI导读: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网友爆料,其姑妈重病住院期间,银行要求本人到场取款,家属推老人到银行,业务办理中老人在银行门口去世。此事引发网民对银行服务流程僵化的质疑。农行客服回应,若储户行动不便,家属可携带证件办理取款或申请上门服务。近年来,类似“本人到场”纠纷频发,反映银行理念与行动、培训与操作、风险防控与人性化服务存在脱节。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网友爆料,其姑妈重病住院期间,家属欲取5万元定期存款支付医药费,但中国农业银行株洲田心支行要求本人到场。无奈,家属用轮椅推老人到银行,不幸的是,业务办理中老人在银行门口去世。
此事引发媒体广泛关注。银行工作人员证实有储户死亡事件,但具体情况待查。农行株洲分行表示,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事件细节需待官方调查结果,但网民普遍相信“银行要求本人到场”情况属实,质疑银行服务流程僵化。农行客服回应,若储户行动不便,家属可携带双方身份证件、存折及密码办理取款,或申请上门服务。若银行员工确实要求“本人到场”,则是执行出现偏差。
近年来,类似“本人到场”纠纷频发。去年9月,长春某农行也曾发生类似事件。规定温暖,执行冰冷,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存在三个脱节:
一是理念与行动脱节。金融机构的企业文化理念美丽动人,但“本人到场”纠纷频发,反映理念与行动不合拍。
二是培训与操作脱节。金融机构培训严格,但一线服务人员仍执行出错,说明培训可能流于形式。
三是风险防控与人性化服务脱节。防控风险是刚性要求,但金融机构应平衡风险防控与人性化服务,避免“店大欺客”。金融科技日新月异,金融机构应多动脑筋,实现双赢。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