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4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或预示降准概率增大
AI导读:
央行4月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缩量5000亿为创立以来首次。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正在收紧市场流动性,反而可能预示着降准的概率增大。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和逆回购操作投放中长期流动性,预计后期将扩内需、支持银行信贷投放。
今日,央行发布公告称,4月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调节市场流动性。市场人士指出,由于本月分别有1.2万亿3个月期和5000亿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缩量5000亿,为创立以来首次缩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正在收紧市场流动性,反而可能预示着降准的概率增大。
4月,央行连续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央行公告显示,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包括3个月(91天)期限7000亿元和6个月(182天)期限50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4月买断式逆回购缩量续作,整体中期流动性注入量为零,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正在收紧市场流动性;相反,这可能意味着下一步即将实施降准,更大力度支持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加力稳增长。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央行在节前持续加量投放流动性,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5308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1.50%,当日净投放4228亿元。由于特别国债发行速度加快、月末银行考核临近、“五一”假期来临,央行近期连续实施较大规模的公开市场净投放。
此外,央行还开展了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实现净投放50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对照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要求,这意味着后期扩内需将显著加力,重点是大力提振消费、推动基建投资提速以及稳楼市。央行将通过质押式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政策工具组合,引导市场流动性稳中向宽。
王青预计,5月央行将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降息0.3个百分点。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下一阶段,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有望继续降低,LPR仍有下降的必要和可能,但相比于降低LPR,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
董希淼预计,二季度央行将可能实施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还可能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央行仍将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中短期流动性,并逐步取代MLF。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