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市银行投资收益普增,债券投资成新引擎
AI导读:
2024年,42家A股上市银行中40家金融投资金额增长,37家投资收益正增长,债券投资成为上市银行营收增长新引擎。中小银行投资收益占比较高,但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投资能力分化。未来债市波动加大,利率走势不确定性需关注。
面对净息差持续收窄与盈利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金融投资业务逐渐从传统配置工具升级为上市银行营收增长的新引擎。作为该战略的核心,债券投资在2024年市场利率下行周期中展现出强劲的收益弹性,有效缓冲了利息净收入下滑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4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有40家银行金融投资金额增长,其中37家银行投资收益录得正增长。值得关注的是,5家中小银行凭借灵活的交易策略实现收益翻倍,部分区域银行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已突破15%,成为银行盈利的重要支柱。
尽管债券牛市为银行业绩注入强心剂,但收益的可持续性仍需审慎评估。年报数据显示,在行业整体加码金融投资的背景下,仍有5家机构出现投资收益同比缩水,暴露出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投资能力的分化。
2024年上市银行投资收益普增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成绩单”全部揭晓,投资收益对银行业绩的拉动作用依然显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万亿元,日赚约58.58亿元;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65万亿元,日营收约154.83亿元。其中,金融投资总额达到了91.41万亿元,投资收益5128.03亿元,超九成银行去年投资收益同比正增长。
具体来看,37家上市银行投资收益正增长,5家中小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100%。其中,张家港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76.81%,位居首位;厦门银行同比增长121.14%;紫金银行、贵阳银行、瑞丰银行紧随其后。然而,长沙银行等5家银行投资收益缩水,长沙银行同比降幅最大,达到了24.18%。
在银行“资产荒”以及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息收入增长乏力背景下,投资收益占上市银行营业收入的比重也在提高。2024年,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的平均值达到了15.61%,较2023年进一步提升。
中小银行投资收益的营收占比整体较高,27家上市中小银行中有26家投资收益营收占比在10%以上。其中,张家港行投资收益营收占比最高,达到了27.39%。
投资收益主要包括债券投资、债权投资等金融资产交易收益。2024年,27家A股上市中小银行的金融投资总额均有所提升。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几家银行投资收益均超100亿元。在农商行中,渝农商行、沪农商行投资收益分别达到了41.99亿元、24.45亿元。
债券仍是最受偏爱的投资品种
中小银行投资收益占比较高,与其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压力有关。国有大行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力度,中小银行市场份额下降。因此,调整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成为提升利润的现实选择。2024年,农商行成为债券市场的多头且成交活跃。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指出,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部分银行信贷难以有效投放。同时,市场信用风险上升,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压力较大。因此,部分银行扩大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收益成为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
开源证券研报也表示,在贷款收益率较低的背景下,中小银行新增信贷性价比低,同时存款规模较快增长,可配资金较多。面对较高的资金成本和业绩目标压力,中小行倾向于加大配债力度赚票息。
从投资品种来看,债券投资仍是上市中小银行最青睐的投资品种。多家银行在财报中提及债券投资收益增加。渝农商行也表示,加强市场研判,优化交易策略,把握交易机会,增厚金融资产整体收益。
然而,债券投资并非稳赚不赔。2024年,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为债券投资收益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未来债市波动加大,利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不容忽视。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对债券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表示,债券利率震荡下行的概率较大。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将加大对国债和地方债投资力度。厦门银行也表示,在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下,预估全年债券市场仍有配置和交易机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