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外滩作为上海中心城区黄金地段,依托航运和金融双引擎,推动科技回归都市,打造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五年来,核心功能大幅提升,航运与金融深度融合,成为全球航运规则策源地之一,塑造多港并进功能矩阵,为上海建设贡献力量。

苏州河和黄浦江“汇流”之处、位于虹口区的北外滩,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可成片规划、深度开发的黄金地段,与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上海“黄金三角”。这里汇聚了时代的风潮、历史的人潮与文化的思潮,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启航之地,也是上海开埠以来中外文化的交融之所。

自2020年新一轮开发建设规划获批,这片约4平方公里的土地,依托航运和金融“双引擎”,大力推动“科技回归都市”,加快建设“新时代都市发展新标杆”。五年来,北外滩天际线日新月异,核心功能大幅提升,正朝着城市“顶流”努力,书写新时代的“浦江传奇”。

虹口北外滩(受访者提供)

航运金融抢“滩”

五年前,《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出炉,引发广泛关注。根据规划,840万平方米建设规模、480米新地标、与陆家嘴和外滩错位联动,上海“黄金三角”轮廓浮现。

金融市场嗅觉敏锐,中外金融机构纷纷抢滩北外滩。2020年,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2022年,北外滩国际商会联盟成立,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北外滩财富管理高地品牌打响。

数据显示,虹口金融业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虹口已集聚2100余家金融企业,资产管理规模突破8万亿元。

金融的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博泰车联网已申请超6000项专利,虹口的金融支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北外滩完成全球金融资源战略集结,打造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双重核心承载区。

北外滩前身是“远东码头”,航运是传统优势产业。4600余家航运企业、40家功能性机构及2100余家金融企业组成“超级矩阵”,航运和金融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超45%。

航运与金融深度融合创造丰富应用场景,如船舶融资、运费保理等专项服务,推动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北外滩成为全球航运规则“策源地”之一,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此裁决,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指数成为国际航运定价参考。

上海市规划资源局局长表示,北外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航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生态培育初见成效。

虹口区区委书记表示,未来北外滩将进一步促进资源协同、优势互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功能枢纽成“港”

一个有出海意向的长三角企业在北外滩的一天,可以在国际法律服务港完成金融、人力、法律、跨境物流等所有出海事项。

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受访者提供)

5月中旬,北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正式开港,一站式满足出海企业需求。

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表示,北外滩已从货物码头向航贸战略节点和国际邮轮旅游母港转变,塑造“多港并进”功能矩阵。

“服务贸易港”强化航运、资管基础,发展特色服务业,提升经济韧性。

“科技创新港”形成全过程创新链条,虹口科技服务业规模超700亿元。

“总部经济港”引进领军企业,形成总部集聚态势。

“国际活力港”集聚近2000家外资企业,贡献区域经济总量近1/4。

产城融合为“厅”

“世界会客厅”位于北外滩,集会议、宴请、展览、演出等功能于一体,外观古朴与现代交融。

世界会客厅原址是扬子江码头,历史元素得以重新利用。

世界会客厅常态化开放,成为北外滩嬗变的缩影,历史文化资源被激活。

北外滩面貌焕然一新,一批标志性项目亮相,如白玉兰广场观景台等。

北外滩举办系列高能级品牌活动,吸引知名跨国公司落户,带动外资增长。

北外滩更具活力,将举办虚拟运动嘉年华等活动。

2025 HADO世冠杯暨虚拟运动嘉年华活动预告(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北外滩成功举办国际赛事及文旅活动,滨水岸线吸引全球宾客。

未来五年,北外滩将转向塑造核心功能转型提升期,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