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助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我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持续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能,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央行推出金融政策释放住房刚需与改善性需求,降息政策减轻购房压力。以“好房子”为核心的高品质供给成为新增长点,需加强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向协同、精准施策,我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正持续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动能,有效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巩固了近期向好的市场态势,并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住楼市股市”作为今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之一。今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股市与楼市共同成为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
本月初,央行推出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有利于进一步释放住房刚需与改善性需求。5月8日,央行宣布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从此前的2.85%调整为2.6%。与此同时,央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意味着首套房的商业贷款利率有望再度下调。这些降息政策一定程度上会减轻购房家庭月供压力,有助于激发潜在购房需求,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
今年国务院首次将“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我国住房建设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转变。5月1日,新版《住宅项目规范》正式实施,作为“好房子”的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场居住革新行动,带动更多改善需求。
过去两年间,北京、深圳、杭州、成都等热门城市都曾出台“好房子”相关标准。新标准对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隔声性能、渗漏、开裂等都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以期实现更好的居住体验,促进城镇住宅项目高质量发展。市场也开始探索“第四代住宅”模式,突破性地打造“空中庭院”,提高居住舒适度。
我国现有住房主要是在1998年房改后的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建造,早期大都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一些住房的房屋结构、户型设计以及质量、材料等已经相对落后,部分居住体验有待优化。市场对高品质房源的强劲需求亟待更多“好房子”供给的满足。
以“好房子”为核心的高品质供给将成为住房市场主要的新增长点,但目前供给还需要加强。一方面,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尤其是危旧房改造;另一方面,改善型的置换需求也受市区“好房子”供给较少的影响。需要各地加快建设“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居住需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