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以来,多只发起式基金拉响“退市预警”,清算比例占四成。低成立门槛下,多数基金面临规模提升困境,近六成产品规模不足2亿元。权益类基金成清算“重灾区”,业绩分化明显,高回撤产品规模增长不理想。部分基金公司试水或占位,缺乏持续运营和投研投入,最终黯然退场。

  进入8月以来,又有6只(不同份额基金合并计算,下同)发起式基金拉响了“退市预警”。截至8月15日,今年以来清算的166只基金中,发起式基金的比例已经占四成。在1000万元的低成立门槛下,多数发起式基金面临着规模提升的困境。目前存量市场的发起式基金中,仍有近六成产品规模不足2亿元门槛。在业内人士看来,发起式基金需要管理人进行持续运营和投研投入,以更好的业绩表现换取投资者“用脚投票”,实现规模增长。

  月内6只进入清算流程。鹏扬基金日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发起式产品鹏扬消费行业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人民币,将进行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该基金于8月10日进入清算程序。而在此前,鹏扬基金已两次发布了关于旗下基金产品鹏扬消费行业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公开资料显示,鹏扬消费行业成立于2022年8月,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尽管今年有着不错的业绩表现,但自成立以来,鹏扬消费行业的基金规模始终没有超过5000万元。

  银华基金旗下银华玉衡定投三个月持有同样也即将进入清算程序。据悉,银华玉衡定投三个月持有是一只偏股混合型FOF基金,自成立之初,该基金规模始终没有明显提升。

  除此之外,8月以来还有大成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国泰海通资管旗下的多只发起式产品进入清算流程。从截至6月底的最新数据来看,上述基金产品规模均在0.3亿元以下。

  三年规模“大考”难以跨越。发起式基金在成立之际没有募集规模方面的要求,只需要基金管理人、高管或基金经理等认购1000万元即可成立。不过,在较低的成立门槛下,是更为严格的清算条件。发起式基金要求认购人锁定持有基金三年,若三年后基金资产净值不足2亿元,则基金合同自动终止。

  过去三年,受A股市场呈震荡态势等因素影响,发起式基金所面临的“规模大考”显得更为严峻。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到期日作为统计标准,截至8月15日,今年以来共有166只基金清算。其中,65只为发起式基金,占比近四成。

  从基金类型来看,权益类的发起式基金仍然是清算“重灾区”。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存量发起式基金,同样也面临着规模方面的压力。据Wind统计,截至8月15日,全市场发起式基金的总数为2279只。截至今年6月底,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门槛”的发起式基金数量达到1325只,占比达58%。

  业绩表现分化较大。为何不少发起式基金都面临规模压力?产品业绩表现不容忽视。尽管发起式基金的清算条件并未提及业绩,但在资金“用脚投票”的特性下,高回撤产品在规模增长上普遍不甚理想。据Wind统计,目前市场存量的发起式基金中,业绩分化十分明显。而从成立以来的回报率来看,目前仍有268只发起式基金回报率为负。

  此前已进入清算流程的基金产品,多数业绩表现同样欠佳。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基金公司把发起式基金当成试水工具或占位产品,但后续缺乏持续运营和投研投入,以致规模陷入“迷你基”恶性循环,最终黯然退场。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虽然发起式“风险共担”的产品设计是一个加分项,但更重要的也是衡量基金公司整体实力、基金经理过往表现等核心关键因素。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