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以来已有12只ETF公告拆分份额,拆分本质是制造基金“变便宜”的错觉,旨在降低投资者心理门槛。投资者应聚焦基金真实投资价值,警惕低价“数字错觉”。

今年以来12只ETF拆分警惕低价“数字错觉”

◎记者朱妍

近日,多家基金公司发布ETF份额拆分公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2只ETF公告拆分份额。拆分本质上是制造了基金“变便宜”的错觉,其核心目的是降低投资者的心理门槛,增强ETF的市场吸引力。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拆分是市场情绪与机构利益共同驱动的结果。投资者不应被“低价”表象所迷惑,而应将目光聚焦于基金的真实投资价值。

多只ETF份额一分为二。8月11日,华宝基金旗下华宝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公告显示,已将基金份额进行拆分,每1份基金份额拆为2份。此外,该公司旗下多只ETF产品也在近期集中进行了基金拆分。

同日,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公告称,将基金份额“一分为二”。该公司表示,基金份额拆分导致基金份额净值变化,但不会改变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

利得研究院表示,所谓“基金拆分”,是指基金管理人在保持基金资产总值不变的前提下,按比例增加基金份额,并下调净值。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已有12只基金公告拆分份额,其中下半年以来拆分的基金占比近七成。从今年以来基金公司拆分的产品来看,均为ETF,且集中在行业、策略类ETF上。

警惕拆分后低价“数字错觉”。回顾历史上市场走强的阶段,也曾多次出现基金集中拆分的情况。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认为,对于对基金不够了解的投资者,可能会将净值高低与基金优劣直接挂钩,从而涌入“低价”基金,但后续市场调整,净值普遍大幅回撤,给投资者带来了较大损失。

2021年的基金扎堆拆分则与今年的情况更为相似,主要集中于ETF。缘何近期又有多只ETF被拆分份额?近年来,ETF数量、规模均爆发式增长,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让基金净值“变便宜”也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措施之一。

曾方芳认为,基金拆分可视作基金公司的一种营销策略。基金拆分后净值降低,能吸引更多投资者。“近期基金拆分集中出现,是市场情绪与机构利益驱动的共同结果,投资者应警惕‘低价’的错觉。”利得研究院提示,基金拆分本质上是一个“数字游戏”,对投资者的短期资产价值没有影响。具体到投资基金时,还应重点关注基金底层资产的质量和长期业绩。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