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限购潮起 A股市场震荡上行
AI导读:
近期,随着A股市场回暖,绩优基金产品密集限购,以抑制资金涌入。上百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多数是年内业绩亮眼、规模快速扩张的产品。同时,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高,市场增量资金有所保障,后市流动性支撑仍在。
“单日限购10万元!”近期,知名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产品再次迎来限购。随着A股市场回暖,绩优产品限购抑制资金涌入的情况密集出现。据统计,近一个月上百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多数是年内业绩亮眼、规模快速扩张的产品。
亮眼业绩引发资金追逐,多只产品规模出现数倍增长。业内人士认为,行情向好时“控规模”,是保障投资策略有效性及基金运作稳定性的考量,也为过热情绪“降温”。
日前,中欧基金公告,中欧医疗创新自8月11日起限制申购,单日单个基金账户限购10万元。类似“限购令”并非个例,近一个月至少有133只基金发布相关公告。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例,超四成回报率超30%。
从限购额度看,限制范围差异较大,单日申购上限从100元至5000万元不等。业绩的高吸引力推动了资金涌入,基金规模快速增长。部分绩优债基及QDII基金也加入控规模行列。
这些绩优产品为何主动限购?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规模约束受多方面影响,限购能保证投资策略有效性,让基金运作更加稳定。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限购可以避免追涨杀跌,建议投资者理性看待。
进入三季度,A股市场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上证指数创下年内新高。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称,当前支撑市场的直接动力为不断入场的个人投资者资金。汪立认为,国内经济自然周期的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后市流动性的支撑仍在。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田啸持有类似观点,他建议以科技成长为核心主线,搭配医药生物与周期制造的业绩弹性,同时保留金融红利的防御属性。针对创新药板块,陈西铭认为,真正能谈成好的BD合作、产品放量超预期的公司仍有望表现突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