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标品信托成立回暖 权益资产成配置焦点
AI导读:
七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显著增长,债券与股票投资类信托产品环比增幅明显。多家信托公司发力“固收+”策略,增配可转债等含“权”资产。业内人士认为,伴随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权益资产将成资产配置必选项,信托资金入市步伐或加快。
入市步伐加快七月标品信托成立显著回暖
◎记者马嘉悦
结构性行情演绎下,信托资金入市步伐有所加快。据用益信托统计,7月标品信托成立数量环比增长超17%,债券投资类及股票投资类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均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多家头部信托公司发力“固收+”策略,积极增配可转债、REITs等含“权”资产。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机构资金将加速入市,权益资产也会成为资产配置“必选项”。
标品信托成立数量显著增长
用益信托数据显示,7月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市场呈现数量显著上升、规模小幅下降的趋势。当月,共成立资产管理信托产品2295款,环比增长10.5%;已披露成立规模为776.82亿元,环比下降6.88%。
具体来看,标品信托是7月信托成立市场的“主力军”。
据统计,7月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195款,涨幅为17.55%,连续两个月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债券投资类及股票投资类信托产品的成立数量环比均显著增长:债券投资类标品信托为1142只,环比增长15.59%,股票投资类标品信托则为55只,环比增长19.57%。
用益信托分析称,7月央行持续净投放流动性,为股债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支撑。与此同时,A股结构性机会持续演绎,主要指数全线走强,成交活跃度创阶段新高。在此背景下,信托资金加速流入相关市场。
“固收+”渐成主流
不仅标品信托回暖,权益资产走强下,信托机构也将产品重心从固收转至“固收+”。
某头部信托公司的总经理透露:“无风险收益率下行确实对债券投资是一种考验,因此公司今年重点发力‘固收+’产品,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布局REITs、可转债等多元化资产。”
中原信托证券组合投资部固定收益部经理赵成旭分析称,现阶段经济韧性显现,但内需尚待修复,政策协同发力促进内需复苏与产业升级。在此背景下,债券市场进入震荡期,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关注“固收+”产品。
“随着政策积极信号持续显现,科技、创新药等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预计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会提升,权益资产将有所表现。”华宝信托认为,对追求稳健收益或希望获取一定弹性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固收+”产品是当前值得配置的重要投资工具之一。
增配权益资产是趋势
记者采访获悉,不仅是今年,信托资金入市脚步逐步加快或是中长期趋势。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银行理财和信托资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优化激励考核机制,畅通入市渠道,提升权益投资规模。
今年4月,上海信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因此,后续将发挥信托公司自有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持续加大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投向资本市场的力度。
华宝信托认为,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落地,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监管制度日益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逐步健全,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公司固有资金将发挥资金属性优势,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多位业内人士称,近年来房地产投资的挤出效应愈发明显,中国经济转型效果显现下,资本市场回报明显提升,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也指数级增长,信托资金入市是大势所趋。未来,在监管政策持续引导、资本市场赚钱效应凸显的背景下,信托资金向证券市场“搬家”将越来越快。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