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发行规模和投资业绩助推下,主动权益基金成为市场焦点。多只浮动费率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中不乏规模超10亿元的产品。逾九成主动权益基金近3月实现盈利,科技行业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半导体、集成电路、机器人等基金取得显著回报。

  在发行规模和投资业绩齐齐助推下,主动权益基金持续成为市场焦点。

  截至8月12日,已有易方达和中欧等公募旗下的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官宣提前结束募集。与此同时,近期成立的其他主动权益基金,出现多只规模超10亿元的产品,最高规模接近25亿元,是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另一方面,逾95%的主动权益基金近3月实现盈利。今年以来,更有基金的回报率超过120%。实际上,近期业绩贡献突出的并非只有医药主题产品,半导体、集成电路、机器人等科技行业基金取得了显著回报。

  10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新基金持续增加

  当前主动权益基金回暖,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市场对浮动费率基金表现出持续的热情,新发产品纷纷提前结束募集;二是新成立的基金中,出现了多只规模超10亿元的产品。

  截至8月12日,4只已发售的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已有2只提前结束募集。此外,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国泰优质核心混合基金等也相继发售,募集规模上限不等。根据Wind统计,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一共募集了近260亿元。

  除浮动费率基金外,还有其他基金提前结束募集。8月12日百嘉基金公告,百嘉科技创新混合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期提前至8月15日。百嘉科技创新混合基金拟由百嘉基金副总经理陈鹤明担任基金经理。

  近期成立的其他主动权益基金,还出现了多只规模超10亿元的产品。8月5日成立的鹏扬研究精选混合基金,成立规模18.07亿元。同样成立于8月5日的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募集规模11.17亿元。

  此外,7月期间成立的浦银安盛港股通央企红利混合基金、摩根汇智优选混合基金、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等产品,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基金,募集规模24.6亿元,是年内成立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

  逾九成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

  实际上,资金对主动权益基金的申购热情,和近期二级市场行情回暖带来的基金业绩回升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Wind统计,截至8月11日晚间最新更新的净值数据,普通股票基金近3月期间取得了12.49%的平均收益率。具体看,1037只基金中有995只基金实现盈利,占比超过95%。其中,169只基金近3月回报率超过20%,其中的12只基金收益率超过了50%。

  此外,近3月来建信医疗健康行业A、易方达医药生物A等产品收益率则超过了40%。从今年以来维度看,华安医药生物A等股票基金的收益率已超过100%。

  偏股混合基金方面,近3月以来平均收益率超过了10%,4823只基金中有4640只实现盈利,占比同样超过95%。其中,有37只产品的收益率超过50%,排名第一的永赢科技智选A,收益率达到了80%。从今年以来维度看,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基金的收益率同样超过了100%,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的收益率,甚至超过了120%。

  需要指出的是,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普遍回升情况下,业绩贡献突出的基金并非只有医药主题产品,半导体、集成电路、机器人等科技行业基金,同样取得了亮眼业绩。比如,财通集成电路产业A等产品近3月回报率均超过40%。

  实际上,不少基金从二季度以来就开始大幅度提升股票仓位。根据Wind统计,今年二季度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提高了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关注“大科技+大金融”配置思路

  长城基金表示,当下市场的流动性支撑仍在,持续看好A股短期行情,可关注大科技+大金融的配置思路。

  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崔宸龙认为,AI+浪潮来袭,人工智能应用时代加速到来。这一技术迭代速度远超行业预期,正在深度重构软件、硬件及服务等全产业链生态。

  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基金经理杨锐文认为,从Deepseek的突破性创新等,中国科技企业在多个领域已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乃至领跑者的跃迁。基于这一质变,后续看好半导体、新能源智能车、医药生物等领域。

  但杨锐文也说道,资本市场对这一质变反应滞后,市场信心仍未完全修复,对中美贸易冲突、地产风险与经济复苏动能的担忧仍是核心制约。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