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绩基准下调,公募改革浮动费率基金上报
AI导读:
5月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密集下调,上百只产品受影响。同时,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上报,公募改革迈出重要一步。此外,指数增强型基金新发激增,成为行业转型焦点。本文还关注了债基市场表现、私募业绩及市场跟踪情况。
▼热点导读
5月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密集下调,上百只产品受影响,部分“换锚”7天通知存款利率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上报,26家基金管理人参与,公募改革助力长期投资回报
指数增强型基金新发激增,同比超5倍,基金行业迎来转型焦点
公募高管变动频繁,年内64家基金管理人发生变更
▼资管要闻
银行理财产品业绩基准下调,逼近存款利率水平
理财产品收益率再创新低。近日,广银理财、民生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密集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基准下限已逼近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个别甚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近三月平均收益率均下行,尤其是3年以上期限产品表现垫底。
股份行理财公司人士表示,收益中枢下探,产品基准调整在所难免。
多家理财公司支持科创债,通过提高占比、重点布局科技领域等方式贡献力量
据华夏时报报道,科创债发行热潮中,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等积极投资科创债,支持科创市场。相比普通信用债,科创债能让投资人分享科技型企业成长红利,成为估值差异点。
基金管理人接力自购,券商资管加入,累计自购金额近5.5亿元
沪指重回3400点,公募基金管理人自购继续。招商证券资管公告称,将使用自有资金认申购旗下权益类基金,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5月以来,已有3家基金管理人宣布自购,合计金额达5.44亿元。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上报,公募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5月16日,26家基金管理人上报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等。浮动费率基金的推出是公募改革行动方案的关键点,多家基金公司积极筹备。
指数增强型基金成行业转型焦点,新发数量激增
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偏离基准挂钩,引发行业连锁反应。过去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模式受挑战,指数增强型基金成为焦点。2025年前五个月,新发指数增强基金数量远超去年全年总和。
债基穿越市场波动,部分基金净值上涨超13%
4月以来,受中美关税事件影响,股债市场波动剧烈。部分债券基金穿越波动,取得良好回报。混合债基表现优于纯债基,年初以来最高回报超过13%。
私募业绩盘点,年均收益高者超20%,债券策略产品收益偏低
私募规模缩减,但收益表现各异。2024年百亿私募产品收益均值为23.37%,债券策略产品整体收益偏低,头部机构收益均值仅6.94%。
证监会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施“反向挂钩”政策。
▼机构动态
东方红资管新任总经理到位,加速战略转型
东方红资管官宣,由国信证券前任副总裁成飞担任新任总经理,加速战略转型。
公募高管变动频繁,年内64家基金管理人发生变更
5月初,华泰柏瑞、宝盈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高管变动,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高管变动。
固收老将马龙加盟天弘基金,引领固收业务发展
原招商基金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马龙正式入职天弘基金,固收业务由马龙主导。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容,中邮保险资产等积极争取
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范围,中邮保险资管等积极争取试点资格。
▼市场跟踪
上周,主要权益指数上涨,上证50上涨1.21%,创业板指上涨1.38%。利率债收益率有所上升,1Y、5Y、7Y国债分别报收1.45%、1.55%、1.63%。新成立基金24只,合计发行规模240.04亿元。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小幅回撤,存续规模环比下降771亿元至31.49万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数据来源:Wind数据,财联社整理)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