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FOF迎来发展机遇,基金公司争相布局
AI导读:
ETF市场持续升温,ETF-FOF作为ETF和FOF的创新融合,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家基金公司今年已上报相关产品,国内首只ETF-FOF场外基金也已启动发行。ETF-FOF通过双重架构设计,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资产配置工具。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聂林浩)今年以来,ETF市场持续升温,FOF基金也频频推出爆款。作为两者的创新融合,ETF-FOF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透露,兴证全球基金、平安基金、上银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今年已上报相关产品,同时,国内首只ETF-FOF场外基金也已启动发行。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创新型产品通过“ETF+FOF”的双重架构设计,既保留了ETF交易灵活、成本低的优势,又兼具FOF分散风险、专业配置的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资产配置工具。
近日,中欧基金旗下的中欧积极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ETF-FOF)正式向投资者发行,募集成功后有望成为国内首只ETF-FOF场外基金。公告显示,该基金投资于ETF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在60%-95%之间。
近年来,国内ETF市场爆发式增长显著。据Choice数据,截至5月15日,ETF总规模已突破4万亿元,产品数量超过1100只。随着ETF产品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加,投资者面临择基难和择时难的挑战,同时,单一资产的高波动性也影响了投资体验。中欧基金相关人士表示,ETF-FOF作为一种应对方案,融合了ETF和FOF的优势,既保留了ETF分散投资、持仓透明、交易便捷的特点,又能通过FOF的资产配置快速捕捉行业轮动机会,进一步分散风险和降低组合波动。
回顾ETF-FOF的发展历程,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1年推出了该类型产品,采用LOF模式在场内上市。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共成立8只产品,2022年新增6只,但2023年和2024年期间未有新产品成立。截至5月14日,这14只产品的总规模约为60亿元。然而,今年以来,ETF-FOF产品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记者从中国证监会官网获悉,除中欧基金外,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FOF产品正在申报中,且均为场外基金。
ETF-FOF这一创新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公募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市场意义。上海某公募人士表示,ETF-FOF以ETF为主要投资标的,与传统FOF形成互补,填补了“被动型FOF”的市场空白。同时,这类产品通过直接投资ETF,有效缓解了传统FOF的双重收费问题,提升了组合管理的精确性和运作效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