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举措,涵盖收费模式改革、利益绑定机制、投资者服务能力提升及权益投资规模扩大等,旨在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包含25条具体举措,直击公募基金行业痛点,旨在通过收费模式改革、利益绑定机制、投资者服务能力提升及权益投资规模扩大等多维度措施,构建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
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改革核心是“以投资者为本”,推动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收费模式改革,浮动费率破局“旱涝保收”
《行动方案》提出,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将实行与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对满足一定持有期的投资者,根据业绩表现适用不同的费率。未来一年内,行业头部机构需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的60%,并逐步全面推开。
利益绑定升级,基金经理薪酬与业绩深度挂钩
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指标权重。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需跟投管理产品,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和80%,并对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实施重点考核。
此外,方案还提出,对三年以上业绩低于基准的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应明显下降;对业绩显著超越基准的基金经理,可适度提高其薪酬。
权益投资扩容,股票ETF注册提速
为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行动方案》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包括优化权益类基金注册安排,股票ETF注册周期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
同时,强化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力,对基金投资业绩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提升公募基金投资行为稳定性。
强化监管执法,严惩违法行为
《行动方案》强调完善监管制度,丰富执法手段,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从严打击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此外,严格行业机构股权及高管准入要求,提高托管机构准入门槛,完善基金公司高管任职管理制度。
证监会将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实,促进行业持续提升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