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透露,将鼓励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创业投资,有序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推动科创企业投资。然而,尽管政策不断加码,银行和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

  证券时报记者卓泳

  股权投资再迎政策“活水”!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透露,将鼓励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创业投资,有序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并即将批复,推动科创企业投资。

  这是年内政策第三次力挺银行、保险资金加码股权投资市场。银行方面,自2024年9月银行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以来,18个城市签约全覆盖,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今年一季度,多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积极出资。保险资金也在监管部门引导下,持续加大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一季度出资超百亿元。

  此外,政策还允许保险公司对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最高投资占比提升至30%,并鼓励银行和保险资金合作,共同助力股权投资。这不仅拓宽了AIC的资金来源,也为险资资产配置提供了新模式。

  然而,尽管政策不断加码,银行和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银行AIC直投风险权重高,资本消耗大,且需培育股权文化。保险资金则面临风险管理问题,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或项目的风险因子仍有下降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