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A股市场震荡筑底,权益类基金和FOF基金凭借优势逆势吸金。数据显示,4月新基金发行市场募集近900亿份,权益类产品占据半壁江山,FOF基金成为投资者追捧的“抗波动”工具。


4月A股市场在震荡中完成“黄金坑”筑底,哪些基金正在逆势吸金?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4月新基金发行市场,权益类产品依旧占据半壁江山,FOF基金凭借“哑铃型”配置优势异军突起,头部效应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4月119只新基金合计募集901.56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募集435.53亿份,占比近半。值得注意的是,4只FOF基金平均单只规模达22.21亿份,成为震荡市中投资者追捧的“抗波动”工具。

资金追捧权益基金

4月初,A股大幅震荡形成“黄金坑”,新基金发行市场热度不减,资金积极涌入权益产品。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计算,119只新基金合计募集901.56亿份,其中84只股票型基金合计募集435.53亿份,占比48.31%。

被动指数型基金也占据近六成份额,华夏、易方达旗下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A类产品募集规模均超40亿份,凸显市场对科创赛道的关注;主动管理型产品则依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中欧红利智选A、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等偏股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均超8亿份。

此外,固定收益类产品保持稳健发行节奏,20只债券型基金募集337.97亿份,占比37.5%。其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占比达68%,吸引低风险资金持续流入。被动指数型债基凭借费率优势成为债基发行新亮点。

在权益与固收并进的发行格局中,FOF基金的亮眼表现尤为突出。4只新发混合型FOF合计募集88.84亿份,占比近10%,且平均单只规模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市场人士分析,此类产品热销得益于居民财富管理从“单一产品”向“组合配置”的转变,FOF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波动的特性,契合当前市场“稳健增值”的需求。

创新产品引领市场

除传统主力产品外,4月基金新发市场涌现多个创新亮点。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领域再添新成员,华泰苏州恒泰租赁住房REIT顺利完成5亿份发行;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联接A等跨境指数产品推出,为投资者提供全球资产配置新选择;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基金等细分赛道产品密集发行,显示基金公司正精准捕捉结构性机会。

数据显示,4月新发基金中,投资于科创板、港股通、人工智能等特定主题的产品占比达37%,反映市场更倾向于“精准布局”。

展望后市,公募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宏观经济回暖,权益资产吸引力有望提升。债券型基金和FOF作为资产配置“稳定器”,需求将持续增长。当前“权益为主、固收为辅”的结构或延续,公募新发市场有望在结构性机会中持续挖掘增量。

头部效应显著

在权益类基金发行火热的背后,头部效应愈发显著。

数据显示,4月前20大股票型基金募集规模占比达73%,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业绩可追溯、投资框架清晰的头部产品,这使得发行资源进一步向优质管理人集中。

被动产品中,科创主题指数基金成为细分赛道“吸金”主力;主动产品则依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中欧红利智选A、景顺长城新兴产业A等凭借品牌号召力,发行规模均超8亿份。

市场人士分析,头部效应的加剧既是市场成熟化的体现,也反映出投资者在震荡市中“求稳求优”的心态。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