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一季度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受多重因素影响缩减约8100亿元,但4月以来已现回暖迹象。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存款利率下行和理财收益率回升,二季度理财产品规模将重回扩张期。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高达97.22%,理财公司应加大“固收+”投资力度。

近日,银行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一季度末,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减少约8100亿元,降至29.14万亿元,存续产品数量达4.06万只。理财市场面临挑战,但4月以来已现回暖迹象。

业内人士指出,一季度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缩减,主要受银行流动性偏紧、债市回调及理财产品收益表现不佳影响。然而,随着存款利率下行和理财收益率回升,预计二季度理财产品规模将重回扩张期。

从产品结构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高达97.22%,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权益类资产等投资占比甚微。专家建议,理财公司应加大“固收+”投资力度,通过权益、期权等途径增厚产品收益。

多重因素致规模缩水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同比增长9.41%,但环比缩减8100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产品占比达88.33%,较去年末微升。

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肖斐斐认为,债市波动和市场资金面偏紧是影响理财产品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中金公司研究人员则指出,汇率压力、债市调整以及股市赚钱效应也是导致理财产品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

二季度规模有望回升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对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持乐观态度。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计,二季度理财产品规模将显著增加,债市顺风期将提升理财产品业绩。

中金公司研究人员观测到,4月以来理财产品规模已增加约1.74万亿元,预计全年将实现7%至9%的规模增速。随着存款利率下行和理财收益率回升,存款搬家有望为理财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一峰表示,随着市场利率企稳和资金回流理财市场,二季度理财产品规模将重回扩张期。

告别“躺赚”模式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资产为主,权益类资产等投资占比较低。在低利率环境下,理财产品依靠高利率存款“躺赚”的模式将成为过去时。

专家建议,理财公司应注重多元化资产配置,积极开拓权益市场,加码权益类资产投资。中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积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关键词: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固定收益类,权益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