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信托行业公布2024年度成绩单,17家信托公司营收数据涨跌互现,头部效应明显。行业整体表现分化加剧,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成为重要转型方向。部分信托公司受传统业务束缚,但也有公司实现业绩逆势增长。

  财联社4月29日讯(编辑李响)近期,不少信托公司通过多渠道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成绩单,这是“三分类”新规实施后的首个完整年度数据披露,信托行业的业绩表现因此备受市场瞩目。

  据财联社统计,截至4月29日,已有17家信托公司发布了年报数据。除上市的两家信托公司外,部分控股子公司如平安信托、上海信托、中粮信托、英大信托等也在母公司年报中披露了营收数据。其中,五矿信托十年盈利一朝转亏9.5亿,英大信托资管规模突破万亿大关。

  信托行业整体表现分化加剧,头部“能源系”、“银行系”信托公司凭借自身资源和战略定位,信托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在传统业务难以为继的背景下,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成为重要的转型方向,兼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7家信托公司营收数据涨跌互现,头部效应凸显

  目前,国内直接从事信托业务的上市公司仅有建元信托(600816.SH)和陕国投信托(000563.SZ)两家,同时,中国平安、浦发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江苏国信、中国中铁等非金融机构也通过控股子公司涉足信托业务。

  信托资产规模已连续九个季度同比增长,总规模首次达到27万亿元。在“三分类”新规的指导下,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业务均取得积极进展。然而,在质量与效益的平衡上,各信托公司仍在摸索中,行业分化加剧。

  在已发布年报的17家信托公司中,营收数据涨跌参半,但头部效应明显。华鑫信托、英大信托、陕国投信托、中粮信托等表现出较强的业务腾挪能力和战略应变能力,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增长。

  数据来源:用益信托网、公司财报,财联社整理

  背靠“能源系”、“银行系”的信托公司转型业绩尤为亮眼。英大信托信托资产规模达10,928.80亿元,同比增长32.70%,资管规模位居17家信托公司之首。平安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也接近万亿,同比增长近五成。

  然而,五矿信托却陷入亏损,净利润亏损9.53亿元,这是其自2010年设立以来的首次亏损,与早年加大房地产领域投入密切相关。

  分析人士指出,信托行业业绩分化明显,既与信托公司传统融资类业务压降、新业务增长点尚未成熟有关,也与历史包袱大小和存量不良资产处置的差异性密不可分。

  在更严格的监管下,未来信托公司需凭借股东背景和资源优势开展业务。头部信托可依靠资源、品牌、运营管理能力实现业务做大做强;中小信托公司则需在特定业务上创新,形成特色。

  信托行业转型中盈利不及预期成主要挑战

  “三分类”新规发布以来,信托行业立足回归本源,清风险、甩包袱,打破刚兑预期基本形成。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信托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和转型。

  然而,从转型成效来看,2024年信托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仍在下滑。尽管资产服务信托规模持续增长,占比达到40%,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规模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匹配,信托公司业绩仍面临挑战。

  部分信托公司受传统业务束缚,短期内难以摆脱路径依赖。但也有信托公司迅速调整战略定位,实现业绩逆势增长。

  “三分类”新规重塑了信托业务功能,延长了行业“生命线”。通过资产服务信托发挥财富管理功能,通过资产管理信托发挥资产管理功能,通过公益慈善信托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企业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加速实践

  近年来,企业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加速实践。在传统业务难以支撑长期发展的背景下,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成为重要转型方向。这不仅能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还能助力相关企业纾困化险。

  金科地产集团及重庆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引入企业破产服务信托,以优化资产结构。自2019年企业破产重整首次引入信托制度后,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快速扩张,市场空间广阔。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