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合力提振消费,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AI导读:
近期,政策层、金融管理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举措,加大金融支持有效消费需求的力度。专家表示,银行需基于有效消费需求发展消费贷,避免利率过度竞争。提振消费需政策合力,共同推进,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围绕提振消费,近期政策层、金融管理部门出台多项政策举措,金融机构迅速部署加快落实,切实加大金融支持有效消费需求的力度,助力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
权威专家表示,我国金融支持消费力度已经不低,有效降低了居民消费成本。但银行发展消费贷业务时,需基于有效消费需求,并考虑客户还款能力,避免利率过度竞争。提振消费需政策合力,共同推进。
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增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合理设定消费贷款条件。
截至2024年末,我国不含住房贷款的个人消费贷余额已达21万亿元,显示了对居民消费的强大支持。与此同时,消费贷覆盖面显著提升,服务主体和产品类型更加丰富。
随着我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贷款利率明显下降,消费贷利率也随之降低,进一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相比之下,我国消费贷利率处于国际较低水平。
理性推进消费金融
今年,宏观政策更加注重提振消费,金融机构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创新消费贷产品,提高额度、延长期限,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甚至低于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
业内专家指出,银行发展消费贷需平衡业务发展与风险防范,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避免通过价格战抢夺客户。消费贷利率虽有下降空间,但已接近成本底线,未来大幅下降可能性较小。
银行应加强对借款人资质的审核,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监测能力。居民需根据自身财务状况理性消费,避免过度借贷。
政策合力提振消费内需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长期系统性工程,需政策合力推进。消费金融需依托真实消费需求,扩大有效消费,支持高端消费供给。
业内专家建议,稳住居民就业和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银行应细分市场,挖掘潜在增量客户,扩大消费贷款覆盖面。
金融支持消费还需从供给端发力,积极支持线上消费、养老消费、绿色消费等领域发展,创造更多消费场景和配套金融产品。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