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银行通过限时优惠、发放优惠券等方式吸引客户,消费贷利率降至“地板价”。业内专家指出,消费贷“以价换量”的模式难以持久,银行需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数字化转型,构建生态闭环,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降利率、提额度、延期限……在政策暖风和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消费贷正成为商业银行角力的新战场。记者近日获悉,包括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萧山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通过限时优惠、发放优惠券、免息券等方式吸引客户。此举虽短期内效果显著,但业内专家指出,消费贷“以价换量”的模式难以持久,银行需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数字化转型,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构建生态闭环。

  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触底”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北京银行丰台区某支行了解到,该行“消费京e贷”利率根据客户资质而定,配合优惠券使用,最低可达2.65%,额度一般为50万元,优质客户可超此限额。宁波银行App则推出消费贷利率优惠券秒杀活动,包括2.8%固定利率优惠券等,参与活动的客户额度平均提升1万元,“宁来花·直接贷”消费贷利率最低降至2.49%。江苏银行也推出了年化利率低至2.58%、最高额度100万元、最长3年期的消费贷产品。

  国有大行方面,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中国银行等纷纷下调消费贷产品利率,如建行“建易贷”活动期间最低年化利率降至2.85%。股份制银行也不甘落后,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针对旗下消费贷产品推出限时优惠券,利率优惠幅度显著。

  政策加持,银行发力消费金融

  本轮消费贷利率下降,主要得益于政策推动和市场竞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银行纷纷下调消费贷利率,不仅是为了营销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更是为了支持居民消费、服务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恢复增长。在政策的加持下,多家银行推出消费金融促进方案,深入多元场景助力消费。

  例如,建设银行发布《消费金融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强覆盖消费全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推出“养易贷”专项贷款产品,融入银发经济等消费热点。中国银行则推出“万千百亿”惠民行动,积极服务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中信银行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提供“0首付”等便捷贷款方案。

  消费贷竞争转向综合服务比拼

  随着消费贷利率逐渐接近银行资金成本,竞争焦点将从“价格战”转向综合服务的比拼。业内专家指出,银行需注重细分场景的拓展与挖掘,结合政策引导的消费方向,及时调整消费贷产品细则,并扩大场景生态的“朋友圈”。同时,银行还需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评估客户资质,在贷款前端防范风险。

  在控制风险方面,专家建议银行避免过度借贷、资金挪用等问题,防范不良贷款率上升。未来,银行将更加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数字化转型,打造生态闭环,提升综合收益能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