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鸟创新AWE 2025展示AR眼镜X3 Pro,引领AI+AR生态发展
AI导读:
雷鸟创新在AWE 2025展会上展示了最新一代AR眼镜X3 Pro及AI+AR生态成果,吸引了广泛关注。雷鸟已实现全彩Micro LED光波导AR眼镜量产,并与阿里云合作开发眼镜专属多模态大模型,旨在解决翻译等场景中AR显示与AI识别的协同问题。
蓝鲸新闻3月26日讯(记者翟智超)在AWE 2025展会上,雷鸟创新(下称“雷鸟”)携最新一代AR眼镜X3 Pro及AI+AR生态成果亮相,吸引了行业的广泛关注。AR技术作为新兴领域,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市场潜力。
展会期间,雷鸟创始人兼CEO李宏伟在接受蓝鲸科技专访时,详细介绍了雷鸟在AR领域的技术进展与产品策略。据透露,雷鸟已实现全彩Micro LED 光波导 AR 眼镜量产,其中,光刻刻蚀光波导技术可将彩虹纹抑制率控制在95%以上,而空间计算核心算法(SLAM)也成功在4nm芯片上完成了本地化部署,展现了雷鸟的技术实力。
在AI与AR的融合方面,雷鸟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共同开发眼镜专属的多模态大模型,旨在解决翻译等场景中AR显示与AI识别的协同问题。针对量产与成本平衡的问题,李宏伟提出了“攀登珠峰”与“沿途下蛋”并行的策略,即在研发前沿技术的同时,通过Air系列等成熟产品扩大市场份额。
谈及未来竞争格局,李宏伟认为AR眼镜作为兼具计算平台与时尚属性的品类,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越手机。然而,成功的企业需具备硬件、算法、生态等综合能力。目前,雷鸟Air系列已通过PMF(产品市场匹配度)验证,供应链成本优化成为下一阶段的重点。
以下是李宏伟与蓝鲸科技的对话实录,内容在保证原意下有删减调整:
蓝鲸科技:雷鸟在光学显示、空间计算等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进展?
李宏伟:在光学显示方面,雷鸟是全球唯一量产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的公司。我们的光波导采用行业领先的光刻刻蚀工艺,能抑制95%以上彩虹纹,满足户外强光下使用需求。在空间计算方面,雷鸟的空间计算核心算法SLAM能在4nm芯片上本地完整运行,精准度与苹果接近,且功耗达到行业优秀水平的一半。
在人机交互方面,雷鸟眼镜支持多种交互方式,包括触控、语音、眼动等,实现了类似Vision Pro的交互效果。此外,雷鸟还秉持“攀登珠峰”与“沿途下蛋”并行的理念,在研发前沿技术的同时,将成熟技术投入量产。
蓝鲸科技:雷鸟如何在保证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量产?
李宏伟:雷鸟通过平衡技术创新和产品成本,实现了量产。我们一方面研发前沿技术,同时将相对成熟的技术投入量产。另一方面,利用成熟技术打造出契合用户需求的Air系列和V系列等产品,并通过供应链支持降低成本。
蓝鲸科技:在与Meta Orion等产品的竞争中,雷鸟如何实现量产并保证技术水平?
李宏伟:雷鸟X3 Pro是一款平衡了技术与市场需求的产品。我们选择了领先且务实的刻蚀波导技术,平衡了成本与产品体验。我们不会在上市产品中堆砌最前沿的技术,而是在内部研发前沿技术,最终推出既领先又务实、可量产的产品。
蓝鲸科技:雷鸟如何实现AI与AR的深度融合?
李宏伟:雷鸟十分重视AI技术基础建设,搭建了AI与AR的融合架构,并面向开发者打造了易用、好用的开发环境。我们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深度合作,为研发眼镜专属的多模态大模型投入上百人团队。此外,我们还从应用场景和需求出发构建技术体系,推动应用开发。
蓝鲸科技:您认为未来AR眼镜的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
李宏伟:从终局视角看,AI和AR眼镜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越手机。然而,成功的企业数量有限。这个赛道蕴含颠覆式创新机遇,考验的是供应链、硬件、软件、应用生态等综合实力。随着行业前期的产品市场契合度验证,越来越多企业加入赛道,这对整个行业发展大有裨益。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