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扩股加速,行业资本实力增强
AI导读:
进入3月以来,连续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获批,标志着消费金融行业的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但截至3月25日,仍有6家未达到10亿元注资门槛。增资扩股过程繁琐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但各公司正积极靠拢新规,个人消费贷款调整也为行业带来积极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进入3月以来,连续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增资获批,标志着消费金融行业的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但截至3月25日,仍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未达到10亿元注资门槛。
3月24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批准锦程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由4.2亿元增加至10亿元。此次增资后,锦程消费金融的股东结构更加优化,成都银行仍为控股股东,成都天府软件园持股比例超越周大福,跃居第二。
在此之前,3月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也批准了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7亿元增至10亿元。不过,企查查数据显示,这两家公司的工商变更尚未完成。
2024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被视作消费金融行业的“基本法”,明确规定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提高至10亿元。目前,在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仍有6家未达到这一门槛。

图/根据上市公司公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信息及企查查,贝壳财经记者制图表。注:2024年12月20日天津银行公告显示,原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重组方案已落地,牌照将由京东携手天津银行等共同持有,并于2025年1月8日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
业内人士透露,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扩股过程繁琐复杂,涉及金额、方式、股权结构调整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经过内部审批和监管审核,流程漫长。
尽管监管尚未对注册资本达标时间做出明确规定,但各消费金融公司正积极向《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靠拢。同时,近期个人消费贷款额度、期限调整的消息也为消费金融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