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床引领健康睡眠新风尚
AI导读:
智能床行业正在经历从喧嚣到筛选的阶段,舒福德推出能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等隐形风险的智能床,成为慢病管理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其AI小舒系统准确率高,非侵入、低门槛,引领智能床行业从功能战转向服务战。
在AI不断渗透日常生活的今天,智能设备已无处不在,从扫地机器人到智能手表,都在为生活带来便利。然而,人们每天躺上八小时的床,却长期缺席于智能健康的大潮中。根据舒福德与中国睡眠研究会及六大三甲医院联合发布的《2025睡眠白皮书》,中国约有2.1亿人可能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但确诊率却极低。许多人并未意识到潜在的健康问题,将打鼾视为疲惫,夜尿误解为泌尿系统问题,而早醒、心悸则常被归咎于焦虑。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在此背景下,智能床等健康产品不再仅仅是消费品,更可能成为慢病管理链条上的关键一环。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在AWE展会现场,舒福德推出了一款能识别睡眠呼吸暂停、心律失常等隐形风险的智能床。
舒福德COO黄景表示,科技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解决用户痛点、提升用户满意度。随着主动健康成为智能家居发展的关键词,床这一传统耐用品正经历功能重构。特别是在慢病高发的当下,睡眠已成为公共健康体系中最易被忽视却最值得干预的环节之一。OSA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高度相关,但因认知难、筛查难、治疗门槛高而被长期忽略。
舒福德希望通过床这一接触时间最长的设备,让健康问题在睡眠中被发现、被服务。从推出第一代产品到“AI小舒”,舒福德始终坚持解决真实问题而非追技术热点。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0%,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高达236项,占据全球95%以上的智能床专利。AI小舒在呼吸暂停早筛的准确率达98.41%,减鼾干预成功率超过70%,实现了非侵入、低门槛的筛查路径。
智能床行业正在经历转型,从功能战转向服务战。海外市场已有布局,但中国厂商正探索一条不同路径:非穿戴、无感识别、主动干预。智能床已成为早筛预警系统和主动健康管理工具。舒福德坚持全栈自研策略,成立内部算法团队、自建管家体系,并与三甲医院合作共训模型。2025年,舒福德计划在全国落地超百个城市体验中心,与超过30个城市康养机构合作,试点进入基层社区卫生体系。
舒福德认为,智能床不是终点,而是睡眠健康服务闭环的起点。用户购买的不仅是一个功能叠加的设备,而是一整套人本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AI适配机制、筛查报告推送、睡眠解读、管家回访、睡眠改善计划等内容,旨在从监测到干预全过程守护用户健康。
(图片来源:)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