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黄金投资破冰,开启资产配置新篇章
AI导读:
财联社记者获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人保财险已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分别完成了首笔黄金交易,标志着国内保险公司正式涉足黄金投资领域。此举将为黄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
财联社3月26日讯(记者王宏)财联社记者从业内最新获悉,目前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人保财险已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分别完成了首笔黄金询价交易、定价交易和竞价交易。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合同类型不同,但都标志着国内保险公司正式涉足黄金投资领域。
知情人士介绍称,此次险资投资黄金试点“开闸”前期经过深入研究和全面评估。业内人士还表示,险资对黄金的配置是纯粹做资产的配置,与央行存储黄金的方式类似,因为其投资的是严格规定的金融资产,且必须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体系内进行。此外,鉴于金价相对较高的“波动性”,保险机构也会做好严格的风险控制。
金价横盘调整,险资黄金投资“破冰”
财联社记者获悉,3月25日,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和人保财险分别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完成了国内保险机构的首笔黄金询价交易、上海金定价交易和黄金竞价交易。这些“首笔”交易标志着国内保险公司正式涉足黄金投资领域。
3月24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称,同意吸收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成为其会员。
今年2月初,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首批10家公司参与了试点,投资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黄金合约及相关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险资黄金投资“破冰”之际,金价正处于横盘调整阶段。
兴业研究外汇商品高级研究员王之凡表示,本轮黄金上涨始于2024年12月末1月初。从时间周期来看,铜和黄金都有可能在3月下旬至4月初创下阶段性高点后进入一段时间盘整。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瞿瑞也指出,在美元企稳及关税担忧暂时缓和的背景下,短期内金价或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黄金价格处于高位,这是保险机构投资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每家公司都会根据自身的研究和分析逻辑来判断配置时机。
险资购金模式类似于央行
据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介绍,此次险资黄金投资试点“开闸”,监管层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和相关保险资管部门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了多种模型对潜在风险和收益进行了全面评估。当前监管层对保险资金投资黄金的试点政策的投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比例限制在不超过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1%。
世界黄金协会的调研显示,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金价年均回报在8%左右。去年,美元金价涨幅达26%,人民币金价回报更是高达28%左右。
王立新表示,险资对黄金的配置是纯粹做资产的配置,是从金融目的出发,与普通投资人的现货配置不同。尤其是保险资金这种机构投资者,黄金投资是统一管理和规范运作的,不允许将黄金存放在公司内部库中,或用于投资其他产品,而是以专业、大型的国际标准金锭形式存储于指定金库中。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险资投资黄金减少了实物黄金的保管风险,因为其投资的是严格规定的金融资产,且必须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体系内进行,不允许将黄金实物拿出体系外,从而保证了黄金的信用度。”王立新指出。
做好风险控制是关键
王立新认为,保险公司将黄金纳入投资组合时,必须建立严格的量化模型和风险控制机制。这些模型和机制能够对黄金市场的波动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投资组合的稳定性。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公司已具备了开展黄金投资业务的软硬条件,未来将坚持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坚守稳健审慎的投资风格,发挥好黄金在优化组合、对冲风险、抵御通胀等方面的独特配置价值。
平安人寿方面表示,将积极研究黄金业务的投资配置规划,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整体来看,在当前市场框架下,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的利率较低,而黄金的回报相对较高。王立新表示,保险公司投资黄金,不仅因为其可观的回报率,更在于其独特的避险功能和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平抑作用。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指出,险资的入场将为黄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推动人民币黄金市场发展,增强人民币黄金定价权。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