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新政出炉:额度提升至50万,期限延长至7年
AI导读: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下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响应,部分银行已迅速调整消费贷政策,将消费贷最高额度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贷款期限延长至最长7年。此举旨在释放消费潜力,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同时要求银行加强风险管理,防范消费贷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
提振消费再迎重磅政策利好。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金融监管总局正式下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简称《通知》),内容全面覆盖消费贷额度提升、贷款期限延长等关键方面。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各大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消费贷新政,部分银行已迅速调整消费贷政策,例如将消费贷最高额度从30万元大幅提升至50万元,贷款期限也延长至最长7年。
业内专家指出,此次消费贷新规不仅能够有效释放消费潜力,更将有力带动汽车、家装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未来,银行在消费贷领域需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深耕”,并强化贷前审查与贷后管理,严格防范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高风险领域。
银行调整消费贷政策:额度提升至50万,期限延长至7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的投放力度,并合理设定消费贷款的额度、期限及利率。
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本次消费贷新政特别突出了个人消费贷款的额度提升与期限延长。《通知》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风险状况,实施差异化的授信政策。对于信用记录良好、存在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上调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也可阶段性提高至30万元。
在贷款期限方面,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消费贷款期限可阶段性延长至最长7年。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银行根据新政进行了调整。例如,中国银行“随心智贷”的最高额度已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贷款期限也从3年延长至5年;招商银行“闪电贷”的额度上限则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并新增了84个月(即7年)的贷款期限选项。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个人消费贷款额度的增加将有助于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差异化的授信产品,且线下消费场景的拓展力度预计将超过线上。同时,贷款期限的延长将进一步吸引具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群体,并有助于降低每期还款额,从而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表示,中长期消费贷款的扩容有望带动汽车、家装等产业链的发展。他指出,随着居民在汽车置换、家居装修改造等领域的长期大额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传统消费贷款普遍存在的额度受限(通常20万元以内)和期限偏短(多为1-3年)的问题日益凸显。政策调整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有望得到显著改善。
银行消费贷需深化价值挖掘,强化风险管理
今年,提振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为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多家大型银行纷纷出台多项举措,推动提振消费政策措施的快速落地和有效实施。例如,工行积极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中行则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超过万亿贷款、创造千亿财产性收入、投入百亿消费补贴和减费让利、覆盖上亿境内外消费者等。
在消费贷利率方面,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在消费贷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部分银行的消费贷利率已降至2.5%左右的低位。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金融机构不能仅依靠利率和额度的竞争来吸引客户,而应更加注重与各类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灵活开发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利用金融科技提升客户体验和黏性。同时,金融机构还需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确保合理授信。
薛洪言提醒,未来商业银行在消费贷领域的突围方向应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深耕”,通过场景嵌入和客群细分来推动产品创新。他建议商业银行完善风险预警模型,对高频借贷、多头共债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并优化客户分层管理策略,对高负债群体动态调整授信额度。同时,商业银行还应建立资金流向追踪机制,特别是要严防消费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等高风险领域。
(文章来源:大洋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