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6份建议,旨在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优化私募基金税收制度,推动创投行业长期价值投资的良性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风险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创投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6份关于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建议。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资本市场的工作部署同样涉及创投行业,强调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田轩的建议涵盖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旨在避免对赌协议的滥用,同时提出优化私募基金税收制度,推动耐心资本的大力发展。

规范对赌协议使用

田轩指出,近年来,风险投资领域中对赌及回购条款的过度使用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了创业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对风险投资市场的稳定构成挑战。为优化市场环境,亟需完善相关制度。

他建议,加强司法环节的规范与引导,完善对赌协议的监管机制,并优化风险投资市场环境,通过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减少对IPO退出方式的依赖,降低不当使用对赌协议的风险。

此外,他还提出推动全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为创业失败者提供法律保护,减轻创业者个人债务负担,增强创业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优化私募基金税收政策

田轩还强调,我国私募基金税收制度在法律法规、征管信息和税负公平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约了创投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推动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他建议优化税收政策,完善监管机制。

具体而言,他建议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创投行业,统筹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税收政策,给予同等优惠待遇。同时,设立私募基金税收优惠专项基金,对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私募基金给予税收返还或奖励。

在所得税和增值税征收管理方面,他建议优化核算方式,参考国际惯例实行差别税率,鼓励长期投资,并明确创投企业减持未上市公司股权后在二级市场卖出股票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减轻管理人税收负担。

“通过实施这些建议,可有效优化私募基金税收制度,推动创投行业长期价值投资的良性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田轩表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