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调整尾声与负债荒冲击,美联储议息引发市场关注
AI导读:
多位经济学家分析债市调整接近尾声,负债荒成为当前债市主要矛盾。美联储“鸭派”议息引发市场关注,市场押注未来降息幅度或超预期。同时,经济学家对经济和降息前景进行重估。

数据来源:Choice
1、债市调整近尾声
华西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疤痕效应下,交易盘对1.75%、1.95%两个关键价格更为敏感。因此,若整数点位破位后央行指引信号不强,债市或延续温和慢牛,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或触及1.75%、1.95%;若央行态度强硬,则可能围绕1.80%和2.0%中枢波动。
浙商证券大固收组长、固收首席覃汉表示,权益市场或长期压制债市,税期后资金面预计回归均衡偏紧,债市调整或延续至5-6月,10年国债利率调整上限或为2.0%-2.1%。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张继强指出,本轮债市调整虽剧烈,但1.9%左右的十年国债已基本修正极致预期,债市需求未消失,宏观逻辑或有反复,外需风险未兑现,债市或为透支修正,非趋势反转。若短期赎回超调,可能触及2.0%-2.1%顶点。
红军债市笔记主理人毛鸿军认为,若央行继续放任,流动性宽松下,月末前1.70%不是梦。当前属震荡行情,央妈与经济基本面未形成趋势性行情,预期近期债市保持在1.8-1.9%区间震荡。
2、“负债荒”冲击
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左大勇表示,当前债市主要矛盾或为负债荒,缺负债是核心矛盾。债市策略应保持防御,耐心等待右侧机会。当前债券估值尚未对负carry和流动性收紧充分定价,3月税期和跨季资金面波动或超预期。
德邦证券首席分析师吕品指出,3月以来,“负债荒”局面似乎从大行扩展至股份行。若过去两年市场风格让红利和债券形成负债端驱动的“同涨同跌”模式,那么从“资产荒”过渡到“负债荒”过程中,红利股息率与国债利率的分化变动,或预示科技牛和债券牛今年不易共存。

浙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杜渐表示,银行自营投资是债市重要资金来源,目前银行业负债短缺,或挤占自营配债空间,抽走债市资金;负债成本压力或倒逼银行自营追求高收益、免税资产。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指出,“负债荒”延续,资金面收敛,机构配债情绪减弱,导致债市大幅调整。公募基金因债市调整净值下跌,面临赎回压力。存单到期量大,存单利率上行扰动。“负债荒”延续使债市投资机构情绪脆弱,配置力度减弱,利率快速上行。
3、美联储“鸭派”议息
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表示,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符合“鸭式”议息,表面平静但暗流涌动。调高通胀预期,降低GDP增速预期,宣布4月1日开始放缓缩表。市场押注美联储未来降息幅度或超预期,美股和美债上扬。市场需担心通胀超预期下行或经济超预期上行风险。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经济和降息前景需重估,放缓缩表或为权宜之计。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或超美联储预判,导致上半年降息太迟,下半年“补降”,实际降息幅度或超50BP。美联储果断宣布放缓缩表,减少国债市场供给,压降美债收益率,或为利率“按兵不动”的重要考量。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港股与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表示,未来降息时点和路径取决于自然经济路径和关税政策。通胀将持续走低至5月,提供了降息窗口。关税风险若加剧,可能阻断利率对增长的传导,甚至导致供给通胀压力。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指出,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放慢缩表,上调通胀预测、下调经济预测,降息预期小幅上调。美联储对经济预期为“滞胀”而非“衰退”,将保持观望。预计美国经济不会大幅走弱或衰退,若关税节奏温和,美联储年内降息难超2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