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央行态度谨慎导致短期降息概率较低。政策面上,“宽财政”及“宽货币”方向明确,但节奏受多重因素影响。资金面紧张,市场多空博弈加剧,债市震荡预期增强。后期需关注经济数据修复情况。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央行态度谨慎

  央行近期态度偏谨慎,资金面紧平衡状态延续,后期经济数据的修复情况备受关注。在经历了2024年年末“宽货币”的前置交易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接近1.6%的历史低位。2025年“宽货币”基调下,尽管利率中枢仍有下行空间,但受央行稳汇率政策影响,短期降息概率较低,资金面或将继续维持紧平衡状态。全国两会前夕,市场多空博弈加剧,债市震荡预期增强。

  图为2025年初以来利率债收益率曲线变化(单位:%、BP)

  政策面上,当前处于全国两会前的政策空窗期,“宽财政”及“宽货币”方向明确,但“宽货币”节奏受多重因素影响或有所推迟。财政政策方面,2025年政府债供给规模增加,发行节奏快于去年同期,有望缓解“资产荒”现象。货币政策方面,2025年货币政策仍有期待,但降息预期将后移,受中美利差高位及人民币压力影响,短期央行降息空间受限。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央行态度仍为关键。春节前市场经历“小钱荒”,节后资金面边际转松但幅度有限。央行态度谨慎,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超万亿元,导致资金价格居高不下。同业存款自律机制出台后,非银存款流失,大行负债端偏紧,信贷“开门红”提升负债需求,限制资金融出规模。货币基金融出资金回购利率超过资产收益率,市场呈现低资产收益率和高资金利率并存的情况。

  展望未来,稳汇率等因素将继续影响流动性,资金面紧平衡状态或延续。央行流动性管理暂未展现更宽松意图,资金面边际转松幅度有限。后期需关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以及买入国债和降准何时重启。随着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国内经济数据已呈现边际好转,但物价水平偏低等问题仍需改善,基本面持续修复需更多政策支持。

  整体而言,“宽货币”前置交易兑现,长端利率接近历史低位。央行近期态度谨慎,资金面紧平衡状态延续,后期需关注经济数据修复情况。中长期看,“宽货币”方向不变,利率中枢仍有下移空间,节奏把握更为关键。(作者单位:创元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图为银行与非银间资金分层情况(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