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以来,股债市场走势分化,债市做多信心动摇。收益率曲线长端或面临回升趋势,资金面或阶段性维持紧平衡状态。同时,债市整体承压,需关注政策动向和资金面松紧变化。

  新华财经北京2月17日电(王菁)2月以来,股债市场走势分化,特别是在上周资金面持续紧平衡的影响下,债市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货币政策预期和基本面环境。同时,A股、港股的强劲表现,以及社融数据和央行报告的边际变化,使得债市做多信心出现动摇。其中,长端、超长端品种也接连出现显著调整,疲弱情绪更是传导至一级市场,出现了招标“发飞”情形。

  业内分析指出,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暗示近期降息概率下降,这加剧了投资者对资金面的谨慎情绪。实体经济的恢复和融资状况为资金利率高位运行提供了支撑,同时,基本面的恢复与资金面的收缩也对收益率曲线长端的抬升产生了影响。

  收益率曲线长端或面临回升趋势

  周一(2月17日)上午,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其中5-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1BP左右。此外,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也有所上行。

  同时,债市疲弱情绪也传导至一级市场,上周五财政部进行的1年期国债招标中,边际利率显著高于二级市场。随后,二级市场收益率迅速扩大上行步伐,创下了2020年8月来的最大单日升幅。同时发行的50年期国债加权中标收益率也较高,边际倍数较低。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新债招标情绪一般,投资机构对价格敏感性较高,参与投标时较为谨慎,同时也担心市场波动带来的价格风险。从超长债收益率走势来看,一级市场发行情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认为,近期债市整体承压,主要受资金面总体偏紧、央行对流动性管理态度收敛、股市上涨以及1月信贷和社融数据超预期等因素压制。在此背景下,债市心态出现分歧,做多信心有所松动,导致一级招标情绪不佳。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指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已在资本市场得到体现,但在债券市场中体现不充分。随着经济运行中的好消息增多,量变终会引起质变。因此,随着利率信号不断向长端传导,曲线长端的上行将更为充分。

  从经济运行角度看,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经济在波动中回升。从融资市场角度看,今年信贷“开门红”势能较强,票据市场利率走势体现出金融机构的调节立场。

  展望未来,张旭预测称,当前长债收益率仍较低,未来一段时间有望迎来债券收益率的稳健上行。债券收益率在更高水平形成均衡有利于投资者,意味着更高的静态收益率以及未来更小的波动。

  资金面或阶段性维持紧平衡状态

  目前进入宏观数据真空期,未来一段时间债市关注重点或在资金面和货币政策。数据显示,春节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并未明显转松,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累计净回笼约1.6万亿元,推动国债收益率曲线短端走高。这有效遏制了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趋势,并缓解了人民币贬值压力。

  明明表示,当前货币政策强调“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扩大内需、稳定预期。在多重政策目标下,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整体流动性中性偏紧,市场对政策预期转为谨慎,推动债市情绪降温。

  明明补充道,除关注政策实际落地情况外,还需聚焦资金面的松紧变化。流动性将对短债定价造成直接影响,并通过收益率曲线传导到长端。后续需关注央行逆回购操作、MLF续作等情况。同时,美债收益率走势、美元汇率以及全球流动性环境变化也会对国内债券市场产生影响。

  冯琳解释称,当前货币政策大概率保持宽松取向,但稳汇率需求可能制约“适度宽松”基调的落地节奏。叠加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未显示降息降准紧迫性并强调“防范资金空转”,市场对货币宽松节奏的预期有所降温,这也是近期债市情绪偏谨慎的重要原因。

  冯琳预测,接下来央行流动性投放仍将偏谨慎,短期内资金面将维持紧平衡状态。此外,债市还需关注“两会”前的政策动向、美国对华关税政策以及股市走势等。

  张旭也表示,在我国企业融资以信贷为主的情况下,DR007的适度上行对信贷市场影响有限,不会削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收益率曲线长端估值明显过贵的背景下,出于宏观审慎等因素考量,仍可考虑阶段性地维持资金市场的紧平衡。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