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段时间,金融板块表现尤为抢眼,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Wind数据显示,银行行业指数创历史新高。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降息、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发布等一系列积极因素,有望为金融板块带来更多增配机遇,推动更多资金流入。

近段时间,金融板块表现尤为抢眼,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收盘,Wind银行行业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072.61点。前一天,银行、保险、券商等板块齐头并进,携手推动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振。在此背景下,金融板块后续的配置价值,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降息、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发布、险资权益投资力度持续加大等一系列积极因素,有望为金融板块,特别是银行板块带来更多的增配机遇,推动更多资金流入。

金融板块表现抢眼

本周以来,金融板块的市场表现十分抢眼。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收盘,A股Wind非银金融板块涨幅接近4%,Wind银行板块涨幅也达到了2.1%。5月14日,金融板块更是集体飙升,带动上证指数成功站上3400点。个股方面,中国人保、红塔证券等多只金融股强势涨停,农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只银行股股价也创出了历史新高。

金融相关主题ETF的关注度也随之大幅提升。Wind资讯数据显示,本周以来,华宝中证银行ETF的区间净流入额领跑各行业指数ETF,达到了6.33亿元;富国中证800银行ETF的区间净流入额也位居前列。在区间净流入额排名前10的ETF中,有3只与金融相关。

平安基金相关人士认为,近期银行、保险、券商等权重方向轮番上涨,背后的逻辑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日益凸显;二是新一轮行业监管改革正在推进,尤其是《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修订,引导基金配置向基准靠拢,银行与非银板块作为当前明显低配的方向,资金有望逐步回流;三是险资入市政策优化叠加资产负债管理周期的调整,增强了对金融板块的长期配置需求。在基本面稳健和政策持续支持的支撑下,金融板块的估值修复逻辑仍在持续演绎。

资金有望持续涌入

展望未来,多家机构分析指出,公募基金低配的银行、非银金融板块有望迎来增配机遇。高股息、经营稳健的银行股也有望获得险资的持续配置。多重因素共同支撑银行股的估值修复。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表示:“公募基金改革方案强化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对长期偏离基准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管。而当前主动权益类基金对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板块的配置比例,远低于沪深300等基准指数的权重,存在很大的配置缺口。为满足公募基金改革方案要求,市场预期主动权益类基金将有强烈的动力调整持仓,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从而吸引大量资金涌入金融板块。”

根据浙商证券的测算,相对于沪深300指数,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整体上低配了金融和稳定风格标的,如银行、非银金融、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行业。从静态逻辑上看,如果未来所有公募基金均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进行严格跟踪,那么上述低配的行业将迎来大量的配平资金。

代景霞还指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拟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并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这将释放更多的险资配置空间。银行等高股息板块是险资的重点配置对象,这将为金融板块带来增量资金。”

从银行基本面来看,华宝中证银行ETF基金经理胡洁认为,稳增长导向不变,财政政策持续发力,货币政策层面更加关注存量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防范化解风险的力度不减,这将有助于改善银行的经营环境,进而对银行基本面形成支撑。此外,近期4家国有大行增资超5000亿元,释放了金融体系稳定的信号,有助于缓解投资者对银行潜在风险的担忧,提升风险偏好,对股价形成支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