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政策下银行存款利率新一轮下调
AI导读:
随着降准降息政策公布,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中小银行迫于息差收窄压力,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居民财富流向发生变化,提前还贷、保险以及银行理财、基金、黄金等成为主要投资选择。
随着降准降息政策公布,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趋势。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齐聚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实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等在内的三类十项货币政策措施。潘功胜表示,预计这些措施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并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这意味着,在新一期LPR公布后,商业银行将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
回顾历史,存款利率的下调通常由国有大型银行率先启动,随后股份行、地方中小银行跟进。
然而,近期包括上海青浦惠金村镇银行、上海松江富明村镇银行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已率先发布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这些中小银行因息差收窄压力,急需降低负债成本,因此采取了迅速行动。
中小银行过去为了吸引存款,通常会提供高于大型银行的利率,即“高息揽储”。但当前,在大行信贷业务下沉的背景下,中小银行面临竞争加剧、贷款利率下滑、客户流失等多重压力,导致资产收益难以支撑负债成本。
目前,国有大行如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的大额存单利率已保持一致。而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降至新低,如广东清新农村商业银行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已大幅下调。
此外,国有大行也在密切关注息差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净息差管理。5月7日的新政策出台,为银行调控净息差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本轮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中,长期限存款成为主要调降对象。多家银行已下调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以降低负债成本。
中小银行在稳定负债成本方面,除了调降长期限存款利率外,还通过运营手段沉淀活期存款,积极营销短期及低成本存款。
随着存款利率的进一步降低,居民财富流向也发生变化。调研发现,居民财富主要流向提前还贷、保险以及银行理财、基金、黄金等投资品。
其中,提前还贷成为居民的优先选项之一,但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这一趋势已有所好转。同时,银行也在推荐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债基和银行理财,并增加黄金等多资产配置以提升投资收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