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力量支持绿色变革,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产业低碳转型。截至2024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达36.6万亿元,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逐步形成。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废弃塑料瓶的再生利用,到钢铁冶金的氢能转型;从光伏薄膜的破晓之光,到生态修复的青山绿水……一项项绿色变革都离不开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力量的支持。绿色金融的兴起,不仅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低碳转型。

  盛虹控股集团的再生纤维项目可将回收的废弃塑料瓶转变为再生纤维,每年可消耗300多亿个塑料瓶。在兴业银行7.5亿元绿色金融的支持下,该项目每年循环利用的废弃塑料瓶占全国废弃塑料瓶总数的1/6,相比原生纤维,可减少碳排放100万吨/年。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的氢冶金示范工程、昆山天洋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的光伏膜生产项目等标杆项目,也在银行的支持下,奏响了“降碳进行曲”。

  截至2024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达36.6万亿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超4.1万亿元,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逐步形成。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早在2013年,江苏银行就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点方向。2024年,该行又制定了绿色金融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兴业银行自2006年推出绿色金融产品以来,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战略高度,围绕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给予倾斜支持,助推“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24年末,集团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已达2.19万亿元。

  南通如东的“100MWh重力储能示范项目”是全球首个百兆瓦级的重力储能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示范项目清单。江苏银行创新运用“苏碳融”绿色金融产品,为该项目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绿色金融的实践需要银行以创新为本,构建丰富多元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兴业银行将绿色金融理念向各条线、各子公司延伸,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领域。江苏银行打造了“生态金融、转型金融、能源金融”三大服务板块,创新特色产品,持续打造“绿色+”融资模式。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绿色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实施方案,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银行以巨量资金书写绿色金融答卷,为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金融支持。同时,还助力石化、钢铁等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与市场实践的合力形成,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降碳减污成果将加速显现。银行业将深化产融结合,持续推动绿色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