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展望与破局机遇
AI导读:
2024年以来,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但仍面临信用风险管控压力等问题。近日,联合资信金融评级总监刘睿在论坛上分享了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展望与破局中的发展机遇,指出中小商业银行应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望增强。
本报记者杨洁
2024年以来,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外部需求的温和回升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与此同时,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推进,提升了中小商业银行整体抗风险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但仍面临信用风险管控压力、息差收窄以及信用成本上升等问题,导致盈利水平下滑,资本内生能力承压。在此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展望与破局中的发展机遇备受关注。
近日,在2025年中国债市信用风险展望论坛上,联合资信金融评级一部技术总监刘睿围绕“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展望与破局中的发展机遇”分享了观点。他指出,2024年中小商业银行积极增加信贷业务投放,信贷资源向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倾斜,同时适度增加金融市场交易,卖出部分早期配置债券获得投资收益。此外,部分平台公司归还非标债务或将原非标资产转为贷款或债券,城商行投资资产占比明显下降,投资资产结构得以优化。
从资产质量来看,中小商业银行的重组、整合有助于完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大量不良资产处置压实了信贷资产质量,夯实了业务发展基础。2024年,随着省联社改革的推进和风险处置力度的加大,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拨备水平有所提升。
中小商业银行在区域和行业方面仍呈现分化。东南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保持良好,而部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中小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表现较弱。但随着农村金融机构和省联社改革,以及高风险地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速度加快,未来信贷资产质量或将有所改善。
展望未来,刘睿认为,中小商业银行整体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并迎来发展机遇。国家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中小商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五篇大文章”战略方向为中小商业银行转型提供了契机。中小商业银行应立足区域经济,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深耕细分市场,避免与大型商业银行同质化竞争。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将延续减量提质态势,整体行业抗风险能力有望增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