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推动“好房子”建设
AI导读:
政策导向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宅项目规范》实施,为“好房子”建设设定底线。老旧小区改造超额完成目标,未来需加强适老化、智能化建设等。房企需强化自身能力,适应新环境,以优质供给赢得市场。
集防水、可拆卸等功能于一体的卫浴系统,让每一块地板在维修时都能轻松打开;智能客厅一键变身影音娱乐厅,功能多样;超低能耗住宅采用绿色建材,冬暖夏凉。“好房子”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是每个人的向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亦强调“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传递出明确政策导向。未来,“好房子”如何更加贴近人心,值得深入探讨。
要加快“好房子”建设,标准规范必须先行。5月1日起实施的《住宅项目规范》,从规模、布局、功能、性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四层及以上住宅须设电梯,隔声性能要求提升,日照标准提高……《规范》以国家标准形式为“好房子”建设设定底线,彰显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建设“好房子”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对扩内需、稳增长也至关重要。不仅要建好新房,还要改造好老房。我国正积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024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超额完成目标。老旧小区改造潜力巨大,适老化改造、增设托育设施、推进智能化建设、扩大绿地面积等,均是其重要内容。
“好房子”建设是系统工程,推动产业链价值升级,既需好标准,也需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在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下,建设“好房子”、提供“好服务”是企业生存之本。房企需比拼高质量、新科技、优服务,强化自身能力,适应新环境、新趋势,以优质供给赢得市场。
在“因城施策”指导下,全国各地正全面展开居住升级行动。北京、山西、江苏等近10个省份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在土地出让、税收、金融等方面,各地可考虑给予“好房子”项目支持,助力房企纾困,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让更多居民“住有优居”。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