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并于5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领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宅项目规范》这一国家标准,该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并对项目的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五大要素进行了详细规范。值得注意的是,此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所有条文均需严格执行。

新规范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原则,规定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得低于3米,厨房面积不小于3.5平方米,4层及以上住宅需设置电梯。同时,提高了墙体和楼板的隔声性能,优化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升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的高度。此外,规范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空调室外机需安装在专用平台,并规定了不同气候区的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这一规范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领域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是“好房子”理念规范标准的正式落地,也是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体现。规范明确了住宅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为打造“好房子”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规范是制度创新在住宅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可以有效解决过去住宅建设中存在的规划不合理、设计不规范、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随着新标准的实施,住房消费的基准线将实质性提升。

自2023年起,新建商品房市场已转向以改善性需求为主导,但优质房源仍相对稀缺。新标准的颁布将促使更多高品质住宅产品的涌现,为市场树立新标杆,激发消费者换房意愿,拉动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增长。同时,新标准将推动市场产品供给向多元化、差异化方向发展,为购房者提供更多选择。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