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高涨影响中小学生午餐,通胀压力持续攀升
AI导读:
日本近期米价高涨,影响中小学生午餐供应,学校计划减少米饭供应次数。大米价格同比上涨高达92.1%,政府采取措施但效果不佳。此外,通胀压力持续攀升,日本央行面临加息难题。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近期米价高涨,市场上一袋5公斤装大米均价达到创纪录的4214日元(约合216元人民币),涨幅惊人。受此影响,日本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午餐供应面临挑战,一些学校计划缩减每周米饭供应次数,转而提供其他主食。
据日本多家媒体报道,大阪府、宫崎县和山形县等地中小学因米价持续攀升,午餐供应成本大幅增加。大阪府交野市宣布,下学期起当地所有中小学将米饭供应次数由每周三次减至两次,以面包等替代。
交野市市长山本景表示,这是“无奈之举”,若米价继续上涨,或将进一步减少米饭供应至每周一次。
除大米外,圆白菜、白菜等蔬菜价格飙升也对日本中小学生午餐供应造成影响。山形县山形市为控制成本,调整了学生午餐中圆白菜和豆芽的比例。
日本大米价格同比上涨高达92.1%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3月,日本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2%,连续43个月上涨。其中,大米价格同比涨幅惊人,达到92.1%,创1971年以来最大升幅。
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呼吁采取措施降低米价,政府计划拍卖第三批储备米。然而,此前两批储备米的投放并未有效遏制米价上涨趋势。
日本游客因国内米价高昂,纷纷前往韩国等地购买大米,韩国超市一袋5公斤装大米价格仅为日本的一半。社交平台上,不少日本消费者分享从韩国带回大米的经验。

农林水产省宣布将于近期进行第三批政府储备米的竞标,通过中标企业向市场投放。但米价涨势依然严峻。
围绕米价上涨问题,日本财务省建议扩大进口大米以稳定供应。然而,日本对大米进口征收高额关税,且一直限制农产品进口。
美国总统特朗普批评日本大米进口制度不透明,将大米进口作为美日贸易谈判的议题。日美两国已展开首轮谈判,但磋商不易。
日本农业协同组合表示,增加大米进口将对农户造成巨大影响,希望政府维持保护农业的立场。多地农民举行示威活动,抗议农产品进口。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若潜在通胀加速逼近2%目标,将继续加息。大米价格飙升对通胀影响显著,但美国关税政策为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日本通胀率居七国集团之首,且面临关税压力。分析人士预计,未来数月通胀水平将持续攀升。但关税可能拖累经济,日本央行加息节奏或需调整。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多家媒体报道。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