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福芳草地携手宁朴集团,开启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
AI导读:
侨福芳草地正式宣布与轻资产运营商宁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启动轻资产运营模式。此次合作旨在焕新消费体验、激活商业势能,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变迁,侨福芳草地需采取综合措施重回商业巅峰。
沉寂已久的侨福芳草地迎来新生命。近日,北京商业地标侨福芳草地正式宣布与轻资产运营商宁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启动轻资产运营模式。侨福芳草地,这个曾经以艺术与商业完美融合而闻名的地标,在商业竞争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此次新运营团队的加入,无疑是其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消费趋势变迁的关键转型。

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
提及侨福芳草地,不少北京消费者感慨,“那里的艺术品似乎很久没有更新了”。侨福芳草地急需一场全新的升级,重新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为此,侨福芳草地携手轻资产管理专家宁朴集团,以“时尚与艺术的社交中心”为全新定位,共同打造京城文艺新地标。此次合作,侨福芳草地将实施全方位战略升级,以“焕新消费体验、激活商业势能”为核心,重点进行项目定位重塑与业态组合优化。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宁朴集团接手运营后,侨福芳草地将重点打造多元餐饮集群,引入品质中餐、创意西餐及国际美食,满足全时段社交与商务需求;同时,焕新零售业态布局,重塑品牌矩阵,构建多元化消费场景。
宁朴集团虽成立时间不长,但由前香港置地中国区总裁凌常峰领衔。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24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隶属于重庆频新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凌常峰及其团队带来的国际化品牌矩阵与先进运营经验,有望为侨福芳草地注入新的活力,助其打破当前困境。
艺术商业分流趋势明显
自2012年开业以来,侨福芳草地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氛围与高端商业定位独树一帜。然而,近年来,侨福芳草地的发展遭遇瓶颈。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商场多个楼层出现围挡,多个知名品牌陆续撤店,客流日趋减少。尽管侨福芳草地尝试引入亲子、运动等新业态,但效果并不明显。
在宣布与宁朴集团合作前,侨福芳草地一度传出将被出售的传闻,但侨福芳草地方面予以否认,并对未来的招商布局保持沉默。
侨福项目涵盖写字楼、购物中心及酒店等多元业态,商场内汇聚500多件艺术作品,其中包括40多件艺术大师达利的雕塑,以及236米长的室内步行吊桥。开业初期,这里不仅是艺术展览的热门场地,还吸引了卡地亚、IWC万国、Rolex劳力士等奢侈品牌入驻,一跃成为北京“非标”商业的典范。
然而,随着周边新项目不断涌现,老项目加速更新,侨福芳草地的超细分客群策略面临挑战。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侨福芳草地近年来声量走低,与其地理位置和商圈环境密切相关。若想重回商业巅峰,侨福芳草地需采取综合措施。
“侨福芳草地应进一步深化‘艺术+商业’模式,将艺术元素更深入地融入商业运营中。”柏文喜建议,增加艺术展览和艺术装置的数量与质量,打造更具沉浸感的艺术商业空间。
重新定位目标客群
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认为,侨福芳草地应通过品牌、环境、IP活动等方面的调整,重新吸引消费者关注并提升商业地位。但具体实施策略需根据商圈实际情况和目标消费者进行调整和优化。
面对多元化的北京消费客群,侨福芳草地需明确目标客群。柏文喜指出,无论是高净值人群还是文艺爱好者,侨福芳草地都应提供更精准的业态和服务。在品牌选择上,可以引入更多创新性和独特性的品牌,如小众设计师品牌、潮流品牌等。同时,适当增加中高端消费品牌,增加亲子、运动、文化等体验式业态的比重。
目前,侨福芳草地所在的朝外商圈正在进行城市更新改造。借助朝外大街城市更新二期工程的契机,侨福芳草地加强与周边商业项目的区域联动。柏文喜认为,侨福芳草地应与周边项目错位发展,共享客流资源。随着多条地铁线路在东大桥站交汇,侨福芳草地可利用这一交通枢纽优势,提升项目的可达性和吸引力。
北京商报记者 王维祎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