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收储政策助力行业转型
AI导读: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揽子新政落地助力修复。业内专家探讨房地产现状与未来,收储政策提供流动性,稳定资产价格。未来房地产保持每年约10万亿元投资,住房消费成新动能。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产是关键。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后一揽子新政落地,房地产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要求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这一举措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政策基调下,业内多方对房地产现状和未来走势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俏分享称,房地产的支柱行业地位保持不变,但其内涵正从单纯的投资拉动转变为投资加消费的共同驱动。这一观点揭示了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市场关注的“收储”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峥指出,“收储”能为房地产提供流动性,形成逆周期的市场力量,稳定资产价格。他强调,推动房地产“收储”创新应遵循商业逻辑,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房地产市场是否触底?
多位学者在“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上解析了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包括房地产发展。虽然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信号,但风险尚未完全出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俏预测,未来房地产保持每年约10万亿元的投资是非常正常的,住房消费的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指出,中国居民住宅销售量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而房价调整相对平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近30%,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颜色表示,目前房地产问题主要体现在开发商新开工意愿不足,但部分企业资金状况已有所好转。他展望道,房地产下跌幅度收窄是有可能的。
张峥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需要以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创新。
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
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变化的大背景下,存量房和土地的“收储”逐渐成为焦点。财政部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相关政策,旨在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
“收储”是房地产行业“辞旧迎新”的重要方式,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稳定资产价格。然而,当前“收储”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多挑战。颜色坦言,土地收储资金主要流向政府平台,较少给到市场主体。张峥也表示,收购新建商品住宅用作保障房在区位等方面可能不符合商业逻辑,金融工具与盘活存量行动的适配度不足。
基于以上情况,张峥建议通过推动相关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以市场化手段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包括收购存量住房应遵循商业逻辑、组建市场化持有型房地产投资基金、拓宽存量资产盘活对象、发展市场化长租房和养老社区以及推动多层次REITs市场的发展等。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收储政策、住房消费、市场化手段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