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1日重点房企拿地金额排行榜出炉,1-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热点城市土拍热度不减,多地块刷新纪录,房企聚焦核心城市补仓,高溢价成交成焦点。

  8月1日,重点房企拿地金额排行榜出炉。

  数据显示,1—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相比上月增幅小幅增长1个百分点。

  从新增货值来看,绿城中国、中海地产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热点城市土拍热度不减,多地块刷新区域最高楼面价。短期来看,房企当下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预计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成为房企争夺的焦点。

  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长34.3%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7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相比上月增幅小幅增长1个百分点。

  从权益拿地金额来看,1—7月,中海地产以542亿元排名第一,绿城中国以522亿元位居第二,保利发展以424亿元排名第三。

  从新增货值来看,1—7月,绿城中国以1116亿元占据榜单第一,中海地产以935亿元位列第二,保利发展以907亿元位列第三。

  其中,TOP10企业1—7月新增货值总额6871亿元,占TOP100企业的43.5%,TOP100企业新增货值门槛为55亿元。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1—7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802亿元,位居四大城市群之首,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894亿元,位列第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457亿元,位居第三。

  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和地方国资仍是主力,民企仅在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个城市拿地金额均进入前十;建发房产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四个城市拿地金额进入前十,头部企业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补仓。滨江集团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额第一;兴耀房产集团在杭州、大华集团在上海增加土地储备;嘉禾兴地产进入成都拿地金额前十。

  从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TOP10来看,7月高总价地块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和深圳。入榜地块中,上海有5宗入榜,总成交金额高达244亿元;杭州和深圳各2宗入榜,总成交金额分别为46亿元和45亿元。其中,上海虹口区北外滩地区hk315-11地块以总成交价65亿元位列榜首。从拿地企业来看,高总价地块拿地企业以央国企为主,2宗地为联合拿地。

  热点城市土拍热度不减

  7月,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依旧激烈。

  一方面,企业竞拍热情高涨,数十轮竞价争夺优质地块,如南京有地块经过89轮竞价成交,杭州拱墅区石桥单元地块经过43轮竞价成交。同时,部分地块的竞价也会触发双高双竞等限制条件。另一方面,拿地楼面价屡破纪录,如上海徐汇区地块以20万元/平方米的成交楼面价刷新了上海乃至全国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纪录。

  对于房企土拍争夺激烈的原因,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均紧抓窗口期,通过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积极补仓;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各地也积极释放优质地块乃至稀缺地块吸引房企投资,如上海徐汇区地块位于051街坊,是风貌别墅地块,轨道交通便利,商业服务品质高,同时,也是衡复风貌区十年里的首宗新增住宅用地,其稀缺性也决定了竞争的激烈性。

  刘水指出,从短期来看,房企当下更加注重项目的安全性与盈利确定性,北上深杭等热点城市核心地块,凭借稀缺属性预计仍将频现高溢价成交,成为房企争夺的焦点。不过,房企仍需避免获取高价地,防止因单价过高而为项目后续开发带来挑战。同时,产品力竞争升级,得房率提升、外立面材料升级成趋势,倒逼房企提升设计能力,房企获取地块后如何打造“好房子”,也是对房企未来的一个考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