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土地供应速度显著提升,多城市推出小地块。深圳宝安沙井一住宅用地高价成交,业内称迷你地块受青睐。南京土拍迷你地块亦成焦点。全国土地市场呈现“缩量提质”趋势,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近段时间以来,深圳的土地供应速度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多个城市积极推出小地块,供地策略有所转向。

  8月4日,深圳宝安沙井一宗住宅用地出让,吸引了华润、中海、越秀及绿城四家房企激烈角逐,最终由绿城以总价12.15亿元竞得,折合楼面价约每平方米20363元,溢价率约11.5%。

  据悉,这块宅地也被业内称为迷你地块,土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此前,由深圳联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下的一块宅地溢价率高达46.55%,也是一宗迷你用地,土地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2万平方米,整体呈三角形状。

  作为房地产市场的关键上游,土地市场的供应规模、成交价格以及政策调控走向均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与北上广等其他一线城市相比,深圳上半年宅地出让数量相对较少,但近期出让数量已经显著回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变化是深圳积极应对市场下行压力,主动调整土地供应策略的有力举措。事实上,自今年5月以来深圳住宅用地供应节奏明显加快,思路也有了较大转变,新增地块大多位于所属区域核心板块,且容积率低、体量较小。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政府给予房企确定性较高的利润空间,相关地块不仅延续今年的宽松出让“三无”要求,即无配建、无70/90户型限制和无限价要求,而且在配套等方面也都非常齐备,加上周边并无在售新房,给房企打造高品质住宅充分的设计规划空间。

  李宇嘉认为,包括深圳在内的热点城市,近期出让的土地均呈现小型化、位于中心区的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变化快,只有小地块才能满足尽快开发、尽快销售、尽可能消除不确定性等要求。

  就在7月30日,南京举行新一轮集中供地,共出让13宗涉宅用地,体量小、区位优的迷你地块受到青睐,成为本轮土拍的焦点。具体来看,热度最高的地块为鼓楼区江汉东街地块,该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仅4216平方米,经过89轮激烈竞价,最终由温州千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73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32.74%。

  值得注意的是,“缩量提质”正成为全国土地市场的整体趋势。克而瑞的报告指出,面对行业库存压力,地方政府供地策略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总量持续收缩;二是结构优化加速,核心城市通过降低容积率、聚焦优质地块实现“缩量提质”。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同比下降约7%,出让金同比增长仍超两成,一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均超过10%。而在7月,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依旧激烈,上海、深圳等城市优质地块土拍热度延续,优质项目入市后有望继续对市场形成支撑,下半年核心城市在较强基本面支撑下有望保持一定韧性,但城市和区域间分化行情预计将延续。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