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蛇年春节过后,多地公示土储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计划,旨在调节土地市场供需,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广州南沙等地大规模回购地块,土储专项债重启意义重大。但落实进展待提速,财政部正配合明确相关政策。

  财联社2月14日讯(记者李洁)蛇年春节过后,多地公示了土储专项债回收闲置土地计划,旨在调节土地市场供需,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广州南沙规自局近日挂网发布南沙区2025年首批土储专项债项目用地名单,共8宗土地被收回,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价超8.8亿元。这是南沙区首次大规模回购地块,涵盖医疗、工业、新兴产业及涉宅用地。

  湘财证券分析师张智珑指出,闲置土地占压资金且无法有效供应市场,收储可平衡供需,助房企纾困。中指院数据显示,截至2月11日,佛山、惠州等地公告回购土地超160宗,总面积超680万平方米,拟收购价超350亿元。

  方正证券分析师刘清海认为,土储专项债重启意义重大,或成房企重要资金来源。收储价格受关注,广东首批案例回收折扣多超80%,房企接受度高,资金平衡良好。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慎表示,其梳理的9个城市63个地块中,多数为折价收购,总体折价率11%(仅考虑折价地块为19%)。部分溢价地块因拿地早,评估价上涨。

  收储对价支付方式及是否含调规补偿尚待观察。被收储土地中,住宅用地超50%,商办用地超30%,成交时间集中在2020-2024年。今年专项债收购偏向地方国企,如珠海回购华发股份地块。

  刘清海认为,低成本增量资金入市将缓解房企压力,传导路径或为地方城投→地方国企→央企→民企。但中指院分析师指出,多数城市落实专项债收购进展待提速,难点包括专项债额度不清、调规复杂、利益难协调等。

  财政部正配合主管部门明确专项债“收储”落地政策,预计更多城市将出台操作细则,给予调规、土地置换更多支持。

  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是2025年促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止跌回稳的关键,打通收储堵点、加快节奏将成为政策着力点。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