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14日,杭州春节后首场土拍结束,3宗住宅用地共计收金15.3亿元,其中余杭区和临平区的地块受到关注。中指研究院指出,房企争夺重心向“低密改善”倾斜,未来产品力竞争加剧,杭州楼市韧性依旧。

 

2月14日,杭州迎来春节后首场土拍盛宴,3宗住宅用地共揽金15.3亿元,其中1宗地块底价成交,2宗地块则以溢价成交,最高溢价率高达65.11%,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本次出让的3宗涉宅地块起始总价约为12.3亿元,地块分别坐落于余杭区(2宗)和临平区(1宗),采取自由竞价方式,遵循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在这3宗地块中,出让起始价最高的地块为杭政储出[2024]164号地块,即余杭区良渚西单元的YH040203-31地块。该地块地理位置优越,出让土地面积4959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9514平方米,起始价高达81999万元。最终,该地块由杭州兆欣房地产有限公司(建发)以94999万元竞得,溢价率15.85%,未来新房价格预计将达到3.5-4万元/平方米。

余杭区另一宗地块,杭政储出[2024]165号地块,则以底价被杭州泰熹置业有限公司摘得。而临平区的杭政储出[2024]166号地块,经过35轮激烈竞价,最终被呼伦贝尔汇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4.31亿元夺得,溢价率高达65.11%。

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指出,当前房企争夺重心已向“低密改善”倾斜,未来产品力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核心区稀缺地块与边缘带缺陷地块之间的价差逐渐拉大,土地市场“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高院生还表示,房企拿地逻辑正在重构,资金正向“确定性高、流速快”的项目集中。外来房企首入杭州即高价拿地,充分显示出房企对杭州楼市的信心。杭州近两年的楼市凭借红盘热度效应维持市场韧性,取消限房价政策后的地王现象和新项目的逐步入市,为2025年楼市的企稳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