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改革重塑公立医院运营逻辑,中医科成新希望
AI导读: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正在重塑公立医院运营逻辑。骨科等传统科室利润率走低,中医科等医保友好科室成为新增长点。中医科凭借高利润率和政策鼓励,在公立医院中地位逐渐提升,成为医院不可忽视的存在。
集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正在重塑公立医院内部的运营逻辑。这些改革措施共同指向降低物耗、增加人力价值,公立医院内部科室的运营逻辑也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曾几何时,骨科稳坐医院内部创收科室的头把交椅。然而,随着集采政策的推进,骨科耗材费用大幅下降,医生们开始期待相应手术的医疗服务费用能有所上涨,以获得合理收入。与此同时,中医科等科室凭借其较高的利润率和医保友好性,逐渐受到公立医院的重视。
中医科在公立医院中的优势日益凸显。中药饮片享有25%加成,且多在门诊治疗,几乎不受支付方式改革(DRG/DIP)限制。此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高了中医诊疗价格,使得中医科的成本更低,利润率更高。这些利好因素使得中医科成为医院新的收入来源,引起院长们的关注。
江苏阜宁县人民医院院长计成阜表示,近年来医院开始重视中医科室的发展。由于中医师的培养需要时间,医院从中医护理入手,拓展了穴位埋线疗法、艾灸、针灸等治疗项目,受到了患者的欢迎。计成阜认为,中医科的发展为医院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公立医院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一半以上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问题。医保改革对医院运行逻辑的重塑逐渐显现,传统强势科室的利润率逐步走低,医院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中医科、临床心理科等不依赖医保或医保友好的科室成为发展重点。
中医的支付方式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且中医以门诊诊疗为主,不受支付方式改革影响。此外,中药饮片虽然也开展了集采,但尚未形成规模,且享受25%的加成政策。中医诊疗定价低的问题经过几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也得到了改善。这些政策鼓励了中医科的发展。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2024版》提到,三级综合医院应设置中医临床科室,并根据临床专科发展和建设情况设立中医病床。在政策的鼓励下,选择中医的患者数量也有所增长。
中医科室正越来越成为医院不可忽视的存在。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观察到,越小的医疗机构里,中医科愈能发挥高利润的创收作用。在不少基层医院,中医服务因为患者量多,正被当作医院特色进行建设。
然而,在大型三甲医院里,中医科当下仍是锦上添花的存在。中医科室的收入所占份额不大,其提升不足以影响到医院整体的收入。此外,中医人才的短缺也成为限制中医科室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中医科之外,临床心理科等受医保约束小的科室也成为公立医院新的希望。这些科室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门诊,受医保约束小,有较大发挥空间。医院在发展这些科室时,需要进行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