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启动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AI导读:
近期,多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收储存量房和存量土地,广东等地率先发布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的公示。此举有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循环,是2025年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新开工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
中国网财经2月14日讯近期,随着各省地方两会落幕,各地对今年房地产工作的部署主要聚焦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及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
其中,收储存量房和存量土地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河南明确提出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贵州则提出加大专项债券支持力度,探索“房票”模式,旨在同步推进存量安置房清零和商品房去库存。广东亦提及运用专项债资金回收闲置存量土地。
春节后,广东省多个城市率先行动,发布了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的公示,标志着土地收储工作的正式启动。
据中国网财经梳理,目前珠海、中山、潮州、茂名、惠州等地已发布拟收储公告,涉及土地共计32宗,总面积达142公顷,收购总金额高达147.5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指出,从广东地区的收储特征来看,约91%的收购土地为国有企业所有,平均土地收购折价率约为88%,且部分土地按当前拍卖原价收购,主要用途以住宅为主。此外,各地土地收储规模较为可观,对当地土地市场具有积极影响。
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专项债收购闲置存量土地有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推动房地产市场进入新循环,是2025年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实现新开工止跌回稳的关键举措。未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或将加快收储节奏,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自2024年以来,存量住房和存量土地的去化问题持续受到关注。财政部及自然资源部相继发布政策,明确专项债券可用于收购闲置土地和存量商品房,为土地收储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当前土地库存规模较大,对地价稳定构成压力,不利于开发商资金链好转和房企风险防范。因此,土地去库存成为促进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手段。随着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专项债发行速度加快,为土地收储创造了有利条件。
张迪进一步分析指出,闲置土地收购对经济具有缓解现金流和带动新增投资的双重影响。短期而言,旨在控制土地供给、促进房价企稳、改善现金流;长期则需用于投资,有望带动新增房地产或基建投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广东多地收购存量土地标志着2025年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工作的全面展开。预计一季度各省市将陆续加入“发债收地”行列,有助于快速系统高效促进存量土地的盘活,平衡土地市场供求关系,改善房企资金状况,增强企业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