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至2.1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调整预定利率上限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若利率持续低位,预计三季度研究值也难突破2.25%,传统险预定利率可能降至2%。行业面临调整压力,将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

  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遭遇下调。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专家指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较上一季度的2.34%下调21个基点,引发行业关注。

  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提出调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并建立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每季度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发布预定利率研究值。

  根据动态调整机制,若保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连续两季度高出研究值25个基点及以上,需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并在2个月内平稳切换新老产品。同时,调整时需合理调整分红险和万能险预定利率。

  数据显示,当前保险公司普遍在售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虽已超出最新研究值25个基点,但尚未连续两季度超标,因此未触发调整要求。然而,若下个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继续走低,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或将面临下调。

  国金证券研报预测,若利率持续低位,预计三季度研究值也难突破2.25%,传统险预定利率可能直接降至2%。与会保险业专家呼吁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会保险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预定利率研究值走势,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情况,研究调整产品定价。行业分析认为,预定利率下调后,传统险产品竞争力将下降,分红险销售能力将更为关键。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新一期预定利率研究值公布后,保险公司调整人身险预定利率的压力将增加,预计将稳步推动新产品切换。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黄怡婷指出,中长期来看,传统险预定利率将降至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更具发展潜力。随着险企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提升,负债成本压力将缓解,投资风险也将有效分散。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