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预定利率面临下调,保险行业如何应对利差损风险?
AI导读: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已落地,最新研究值显示预定利率或继续下行,触发预定利率上限下调。保险行业采取措施防范利差损风险,浮动收益型产品或将成主流。
今年1月,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动态调节机制正式落地,首期预定利率研究值锚定2.34%。按照机制要求,若预定利率连续两季度超研究值25个基点,需及时下调并在2月内完成产品停售切换。
4月21日,最新一期预定利率研究值公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若下季度预定利率继续走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面临下调。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市场预期利率持续下行,三季度预定利率研究值或维持2.13%或进一步下跌,触发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至2.25%。此举旨在降低保险负债成本及潜在利差损风险。
利率下行趋势难挡
预定利率参照市场利率设定。目前,国有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降至1.55%,10年期国债利率降至1.67%,而5年期以上LPR为3.6%。民营银行亦开始下调存款利率。
央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指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单合同平均预定利率时,将产生利差损,低利率环境下尤为突出。美国和日本的历史教训表明,利差损曾导致大量保险公司破产。
为防范利差损风险,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报行合一”、下调传统险预定利率及压降万能险和分红险实际结算利率。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下发通知,要求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季度超研究值25个基点及以上时,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
周瑾认为,未来三个月,5年期以上LPR和5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不太可能明显回升,或将触发预定利率上限下调。
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成主流
某保险中介机构负责人预计,全行业最快9月1日启用新的预定利率水平,将刺激保险消费市场,保险产品新单保费预计增长。
预定利率下调后,长期险产品价格及收益将受影响,四季度新单保费承压。
慧择保险经纪保险产品总监叶鹏程表示,若7月预定利率研究值仍低于2.25%,需在2个月内完成老产品停售及新产品上线。
叶鹏程认为,预定利率下调后,浮动收益型产品将成为主流,尤其是分红险优势突出。快返年金及万能账户亦受市场欢迎。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保险合伙人魏燕认为,分红险在低利率时代能兼顾消费者利益与险企风险管控,其平滑机制可减轻利差损风险。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