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2025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新增9条内容,重点聚焦费率厘定、行业标准参考等方面,旨在规范保险产品,减少潜在风险,维护消费者利益。

“负面清单”既是人身险公司产品开发的对照参考,也是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管理的重要抓手。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了2025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与2024版相比,新增9条内容,重点聚焦费率厘定、行业标准参考等方面。

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持续扩容,现已超过百条。业内专家指出,“负面清单”不仅为险企制定保险条款提供参考,也为消费者买保险提供了“避坑”攻略。

“报行合一”备受瞩目

2025版“负面清单”新增的9条内容中,“报行合一”成为焦点。所谓“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报备的附加费用率需与实际费用率一致,主要涉及支付给销售渠道的手续费或销售人员佣金。

记者梳理发现,新增内容中有4条与费率相关,如“长期险首年或前两年预定附加费用率过高”、“银保渠道佣金手续费比例较高”、“备案材料未列示总预定附加费用和总可用费用水平”等,均不符合“报行合一”要求。针对“报行不一”的乱象,监管自2023年8月起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强调“报行合一”,如今这一要求仍是监管重点。

产业观察家洪仕宾认为,强化“报行合一”是穿透式监管的延伸,有利于保险公司防范费差损风险,提升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

万能险“加保”规则受关注

自2024年以来,关于万能险限制追加保费的问题频现舆论风波。多家保险公司宣布暂停部分万能险账户追加保费,引发消费者不满。

记者了解到,尽管“追加保费”曾写入合同,但保险公司也面临利差损风险。因此,2025版“负面清单”新增了关于万能险追加保费条款描述不清晰、欠缺管理机制的相关表述。

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分析,2025版“负面清单”增加相关内容,旨在明确万能险保费要求,减少误导性表述。

此外,2025版“负面清单”还在保险条款要求、产品设计等方面新增了多条表述,如残疾定义评定标准缺乏依据、未使用行业示范条款等。

产品监管趋严

人身保险公司和产品的管理一直是监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保险产品监管持续从严。自2018年起,监管部门每年都对“负面清单”进行适当增减,目前内容已超百条。

综合来看,“负面清单”不仅规范了存量产品,减少了潜在风险和违法违规行为,还为消费者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险企未来产品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徐昱琛表示,“负面清单”的制定有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提高保险产品设计的合理性,避免“踩雷”。此外,还能提升监管效率,减少违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保险产品开发的不断创新,“负面清单”也需定期修正,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创新空间。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