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引领保险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AI导读:
2025年,生成式AI技术迎来爆发,DeepSeek等国产开源大模型迭代加速,推动保险业成为AI技术落地前沿。头部险企纷纷升级AI战略,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业务场景应用落地,助力保险业转型升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林汉垚实习生德吉卓玛北京报道
2025年,生成式AI技术迎来“奇点时刻”,Deepseek等国产开源大模型的爆发式迭代,将人工智能的“知识平权”浪潮推向新高度。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尤为紧密。保险业因其复杂的产品逻辑、海量交互场景和精算依赖特性,成为AI技术落地的前沿阵地。
政策层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提及“人工智能+”行动。针对保险行业,《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营销服务、风险管理和投资管理水平。
在此背景下,AI已成为险企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从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五家上市险企的年度报告及业绩说明会中可见,AI技术已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战略核心,五家险企均将人工智能纳入集团战略。
头部险企AI战略全面升级
中国平安年报指出,2024年,公司科技赋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赋能主业为核心,通过推广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构建了行业领先的五大实验室、九大数据库,推动全面数字化工程,实现金融、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业务场景应用。此外,中国平安在深度场景应用方面,拥有平安新金科、金融一账通、平安好医生三大科技公司。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这些科技资源有力提升了中国平安在AI领域的竞争力,“当AI拐点来临时,我们相信科技将助力中国平安的主业持续超越市场,稳健增长”。
中国人保则强化数字化底层资源共享,推动“六个统一”科技底座建设,其中智能底座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强化全集团AI能力的统一规划、部署、管理及运营。
中国太保同样将AI提升至集团战略层面,董事长傅帆表示,公司将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其中“AI+”战略是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科技赋能为传统业务注入新动能。
“AI助力保险业转型升级”
中国人保副总裁张金海表示,公司在风控、销售、承保、理赔等主要场景构建了智能应用体系,实现了保险服务能力、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水滴保创始人兼CEO沈鹏指出,保险行业已迈入数字化深水区,竞争核心转向科技驱动与服务生态。大模型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基础设施,将重构产品设计、风险定价、服务交付的全链条。
在核保核赔与风控领域,中国平安通过智能技术实现秒级核保和闪赔,定损速度大幅提升,风控水平持续增强。
智能服务方面,新华保险掌上新华APP注册用户超1600万,AI智能客服“智小新”累计为1500多万客户提供智能化服务,相当于近600名人工座席的服务能力。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认为,随着AI赋能保险代理人,未来一个代理人可服务500至1000个客户,产能将大幅提升。
AI技术融合加速
沈鹏表示,保险行业作为人力密集型和数据密集型行业,成为AI大模型技术的理想应用领域。AI大模型技术与保险行业的融合是科技进步与行业需求的完美结合。
中国人寿自2017年引入深度学习技术,已构建多能力融合的人工智能平台,深度应用于200多个业务场景。2025年,中国人寿开展了DeepSeek系列开源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测试验证工作。
新华保险也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为其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下一步将在代理人赋能、客户体验提升、内勤办公方面全面推进大模型落地。
中国平安年报显示,全面数字化战略是2025年的首要任务,公司将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及开源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广泛运用于五大数字化体系。
但张金海也指出,保险行业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优化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需高度关注数据安全和合规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