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保险业“开门红”争议不断,有人认为应全力备战,也有人担忧销售乱象。本文提出险企应科学制定年度预算、设计符合客户需求产品、规范行业销售秩序等优化策略,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临近年底,保险业“开门红”的话题再度升温,业界对此看法不一。一方面,有声音认为“开门红,全年红”,险企应全力备战,把握岁末年初的黄金时机,通过集中营销活动实现业绩增长。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忧短期密集营销带来的销售乱象,认为应摒弃“开门红”思维,注重全年业务的平稳发展。

事实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理,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保险业“开门红”作为寿险公司岁末年初的传统营销活动,通过特价促销、增值服务等方式,确实助力不少险企实现了业绩增长。然而,近年来围绕“开门红”的行业乱象频发,监管部门、市场主体及客户对此高度关注,要求改革的声音日益高涨。

在笔者看来,险企在“开门红”问题上,应寻求更为科学的策略。具体而言,险企应科学制定年度预算,避免激进发展导致的承保空档和合同纠纷。今年10月,监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要以优化负债质量、提升发展可持续性为目标,科学制定公司年度预算。因此,险企应摒弃过往的激进式、押宝式思维,转向科学化、长期化的预算管理。

此外,险企还需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这是优化“开门红”的核心。在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背景下,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险企应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合理确定产品预定利率及收益率等指标,升级拳头产品,提升性价比,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同时,规范行业销售秩序也是优化“开门红”不可或缺的一环。部分销售人员夸大产品保障范围、捆绑销售等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违反了监管规定。因此,险企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规范销售行为,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促进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保险机构应结合自身长线布局的特点和优势,着眼长远业绩,从优化“开门红”做起,开发优质产品,提供卓越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