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启动2025年金制度跨制度转移课题研究
AI导读:
人社部宣布启动2025年重大课题申报,其中包括研究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个人养老金跨制度转移路径,旨在促进人才流动,释放人才价值,同时涉及年金权益处理、扩面难点分析等内容。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宣布启动2025年重大课题申报,诚邀符合条件的单位积极申报。
《中国经营报》记者留意到,人社部公告的课题范围中,“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课题包含“研究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个人养老金跨制度转移路径”。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前所长苏海南受访时表示:“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跨制度转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
跨制度转移障碍清除
年金制度对退休人员待遇有重要影响。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统计,2023年企业年金人均领取金额为29017元,即每月额外增加2422元。
人才跳槽后,年金处理成为一大顾虑。员工离职后,其年金权益需从原企业年金计划转移至新年金计划,这直接影响其职业选择。
人社部此次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年金制度内转移及跨制度转移。
济安人寿相互保险社筹备组负责人闫安表示:“制定年金跨制度转移政策,便于人才流动,释放人才价值。个人养老金跨制度转移研究意义更重大。”
记者查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5年重大课题申报指南》发现,该课题还涉及分析扩面难点、借鉴国际经验、预测改革路径影响等。
促进体制内外流动
愿景美好,现实复杂。苏海南指出:“企业年金跨制度转移研究难度大,因资金来源及身份不同。”
苏海南认为,人社部研究此课题反映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增多。
他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企业职工年金能否跨制度转入职业年金、如何折算续接、如何保障原有权益等。
闫安表示,职业年金跨制度转移政策研究有利于推动人才体制内外流动,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闫安建议:“如个人离职后,可将年金账户转移至个人养老金,实现规范管理。”
他称:“美国90%个人养老金来自第二支柱转移,实现第二、三支柱联动,意义重大。涉及税优统一、净值化管理等技术问题,但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